臺灣推廣設施農業 須具備跨域整合思維

文/趙敏 攝影/林韋言

2016 年尼伯特、莫蘭蒂和梅姬颱風接連襲臺,造成溫網室農業生產設施受損達 2,488 公頃,加上近年氣候驟變,亟需提升防災能力,時任行政院院長林全指示今年啟動 5 年 2,000 公頃設施型農業推動方案,輔導農民興建強固型設施。

臺大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教授方煒長期鑽研生物環境控制工程、系統工程、能源工程等, 並開授「溫室的故事」系列課程。《豐年雜誌》訪問方煒,臺灣需要什麼樣的溫室?溫室栽培的優、缺點?應結合哪些專業?如何進一步導入科技?訪談以第一人稱摘要呈現。

早期蘭花業者多將蘭花送到山上低溫催花,現今靠溫室內環控設備與低溫空調,平地也能催花。

說到設施農業,應從什麼是設施談起。設施涵蓋的範圍廣,從陽春型能保溫的霜傘、地面鋪蓋、懸掛式鋪蓋、人可以走入的塑膠布隧道、網室、遮雨棚、簡易型溫室、利用自然光的精密型溫室,到採用人工光的植物工廠,都在設施的範疇。

設施提供植物庇護 需跨領域整合 

至於較常聽到的溫室,是透光且用於栽培植物的建築,早期多是皇家及達官貴人的地位象徵,在結構內可以稍微改變氣候, 例如具保溫功能,冬天仍能生產作物,讓想吃的水果可以延後或提前產期。後來技術漸漸普及,產業界也開始使用溫室。

溫室不只是植物的被窩,除了有保溫效果,還可以提供遮風、擋雨、遮光、防蟲等功能,氣密性也能做到環境調節。

現今溫室已經不是單純著重在農業領域 了,例如搭建溫室會牽扯到結構、土木, 灌溉系統會牽涉到水利,還有感測器、環控系統屬於機電範圍,設施內的用途也很多,農林漁牧都可用,屬於整合性的產業, 當然還是以農業為主,但應是廣義的農業。

其實設施並非全新的技術,30 多年前我就在國外學習設施工程,但是為何臺灣近年亟需發展設施農業?從糧食供應問題來看,臺灣的糧食自給率不到 35%,農產品的生產又有適地適作和季節性的問題, 當臺灣的環境和天候不適合生產某些作物 時,就變成要仰賴進口。

以夏天吃到萵苣這類溫帶作物為例,臺灣要冬天才能生產生菜,夏天難生產時, 就靠進口供應。這幾年因為有溫室、水耕、植物工廠,有些作物可以全年供應,也能減少仰賴進口。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7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