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產加工,食品安全先於商業化 – 農業多元化經營趨勢正盛,應正視食品加工專業

文/何嘉浩 圖片提供/黃世澤

過往農民種植的糧食蔬果除自家食用 外,其餘載運到在地市集販售,若盛 產或賣不完則進行農產加工,以便於儲藏、 增添食用風味等目的,如蘿蔔乾、福菜、 酸菜、醃瓜、高麗菜乾。這些農產加工品 構成了現今農村文化的一環,同時也成為 滿足異鄉遊子思念家鄉味的重要慰藉。

然而,臺灣從傳統農業社會轉型為以工 商業社會為主體,隨著人口越往都市聚集, 產業分工越細,農業加工也越加顯得重要 與專業。在都市,農產加工品成為商業產 品,而食品加工業者為了延長產品品質及 展售時間,就需要更多方法以延長產品壽 命,維持收益並符合消費者需求。

農產加工提升價值,不怕盛產或賤價 

現今許多農民跟著社會型態、消費習慣 轉型,除了販售農產品外,也開發農產加 工品,以增進多元化收益。此外,當農產 品盛產或售價過於低廉時,也能透過加工, 協助提升農產品價值。

這個趨勢可以從《99 年農林漁牧業普查 報告》中看出來,如表 1 統計,2010 年從 事農牧業者,傳統經營(未含經營加工及 休閒)為 71 萬 3,490 家,與 2005 年相比 減少了 8,817 家或 1.2%;經營加工 2010 年為 6,221 家,與 2005 年相比增加了 836 家或15.5%。傳統農牧業者開始經營加工, 有逐漸增加的趨勢。

又如表 2 統計,多元化經營包含加工或 休閒,雖然未將兩類收入分開計算,但與 傳統經營相較,明顯呈現多元化經營的收 入豐厚許多,2010 年時農牧業 7,902 家, 平均每家全年收入為 180 萬 7 千元,較 2005 年增加 62 萬 5 千元或 52.9%,約為 傳統經營業者 34 萬元的 5.3 倍。

雖然,統計上未討論到加工、休閒的設 置成本,但善用初級農牧產品,開發多元 收入有其價值及效益。早在 1976 年,農 政單位整合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大專院 校及農會等資源,輔導農會及產銷班進行 農產加工品商業化,此即「農村小型食品 加工」計畫。

輔導項目包含產品開發、廠房設備規劃 及技術輔導,範圍涵蓋臺灣各地,著名如 苗栗縣公館鄉的榨菜、福菜,臺南市玉井 區的水果蜜餞,臺南市白河區的蓮藕粉, 宜蘭的金柑蜜餞。此計畫執行至 2003 年 長達 27 年,為保留農村傳統特色加工品 盡了心力,而其所開創的商業模式,則讓 農村產業與文化有了持續傳承的動力。

然而近幾年,食品安全衛生問題不斷發 生,食品相關法規越修越嚴格;另一方面 由於網路行銷通路盛行,農民可直接與消 費者建立銷售管道,許多農民期待自行生 產、加工及銷售,取得合理利潤。但是, 擁有農場經營的專業,就代表擁有食品加 工的專業嗎?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7年1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