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害降到最低」的農業整合管理指南 – 從IPM 到ICM,打造永續農業之路

文/楊秀珠 攝影/謝佩穎

自農業時代以來,無可避免的病蟲草害發生時,連帶影響作物健康與產量,為解決此問題,故有了農藥的誕生。農藥能快速發揮防治效果,價格便宜且種類多,可依不同病蟲草害狀況做選擇、使用,農民趨之若鶩,而漸漸養成依賴農藥防治病蟲草害的習慣。

為改變農民完全依賴農藥的耕作習慣,害物整合管理(IPM)應運而生,其可定義為:「仔細考量所有可應用的害物防治技術,適當整合應用,以防止害物族群發展,維持其於經濟危害水平之下,減少對人類健康、環境的風險。」簡單來說,以IPM降低害物影響,營造適合作物生長的環境,讓作物健康生長、扺抗力自然增強,而不容易受病蟲草害侵害。

怎麼預防?才是致勝先機

 同時,營造病蟲草害不易生長、造成危害的環境條件,藉以減少作物受害、減少農民損失。抱持預防勝於治療的精神管理作物,並隨時觀察採取措施是否有效,病蟲草害是否未發生或發生率下降?作物是否維持健康?病斑或蟲孔是否增加?

倘若發現病蟲草害持續擴張、作物愈趨衰弱,則考量採取治療措施,IPM 強調作物健康生長,並鼓勵使用天然防治策略,盡可能減少對農業生態系統的危害。

使用農藥,也得負起生態責任

使用農藥雖可減少害物,但對寄主抗性提升無所助益,環境對害物發生的影響也無法藉由農藥削減,生態環境卻因大量噴灑農藥而產生劣變。因此,IPM 策略中特別強調理性、負責任地使用農藥(Responsible Pesticide Use, RPU),也就是說如何針對性、有節制地使用農藥。

而農藥選用三大關鍵要素為「農藥種類選擇」、「節制與精準應用」、「最佳應用時機」,若能在慣行農法中導入IPM 概念,預先建立精準使用農藥技術,就算未必能降低整體農藥用量,也能以低毒性農藥替代較高毒性農藥,減少施藥次數進而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減少對農民、環境的負面影響。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3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