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山間聚落,看見臺灣林下經濟多樣性

文/林書帆、康椒媛 攝影/謝佩穎

林下經濟,在臺灣是一個新穎的名詞,但從過往原住民的採集、在山區進行的小規模農作,到近年漸漸受到重視的林下養蜂、大武森雞,其實都可說是林下經濟的一種型態。長年協助社區發展的屏東科技大學森林系教授陳美惠指出,雖然現行《森林法》尚未正式認可林下經濟,但並不是只有國有林班地或林業用地才能推動林下經濟,「很多偏鄉的農牧用地因為人口外流或老化,早已廢耕多年形成次生林或轉為造林地,這些地區都可以先嘗試。」

群山環抱中的屏東縣霧臺鄉,便是陳美惠致力於建立林下經濟模式的地區。這裡是魯凱族西魯凱群的聚居地,其中位於舊好茶的「Kucapungane」是傳說中雲豹的故鄉,然而,這群雲豹子民的返鄉路,在2009年莫拉克颱風災後變得支離破碎。霧臺鄉6個村落中,受創最嚴重的吉露村、好茶村被迫遷村,佳暮村一半以上居民遷離,阿禮村僅存4戶,社會經濟條件相對較好的霧臺村,雖然重建速度較快,但其中的谷川部落有不少居民遷到永久屋,因此從社會結構的完整性來看,唯一原地重建僅有大武村的大武部落。

對家鄉的不離不棄,

催生根植於傳統智慧的循環經濟

大武部落的魯凱語「Labuwan」,意為「原本就在這裡」。當年與族人一起重建家園的前大武村村長彭玉花說:「我們本來就是住在山裡的人,自己照顧自己的能力很強,到山下避難只能睡覺,什麼事都不能做,回來田地都荒蕪了。這是我們自己的部落,應該要靠自己的力量維護。有些人說這裡交通這麼不方便,為什麼不搬到山下?但如果因此而放棄部落,我覺得自己一定會後悔一輩子。」

「大武村特別的地方是,它的語系屬於魯凱語中的大武支系,與其他5村都不同,就文化保存的角度,它能原地重建特別有意義。如果遷到平地,一代之間文化、傳統智慧就會消失了。」陳美惠說明。

陳美惠在從公務員到大學教授的職業生涯中,一直在思考如何讓生態保育觀念深化到社會各階層。他擔任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保育組技正時推動社區林業,也曾協助屏東縣恆春鎮社頂部落等地發展生態旅遊。但面對莫拉克颱風重災區,當務之急是讓部落恢復基本糧食生產,由於先前就已開始關注林下經濟,他便開始與部落共同尋找適合的產業型態。

首先是重要傳統作物小米的復耕。在復耕過程中,陳美惠發現大武部落的不同小米品系竟有21種之多,「這些品系能在當地流傳這麼久,表示它們非常適應這裡的風土,在極端氣候的威脅下,這些都是國家重要資產。」部落中沒有先進設備,保種的最好方式就是持續栽種。部落也規劃了一塊小米保種田,並成立小米故事館,作為解說教學使用。

森林就是糧倉,結合現代技術型塑新產業

陳美惠認為,林下經濟並不是把平地作物及大規模生產方式直接移植到森林中,而是從森林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去思考有哪些適合的作物。例如俗稱山當歸的臺灣前胡,部落居民原本是直接採集野生植株販售給商人,他引進屏東科技大學農園生產系的專業,從野外引種、育苗,選擇強健植株種植在部落田地裡,不但能避免採集導致野外族群減少,品質也更好。賣不完的生鮮作物,則由屏東科技大學食品科學系協助,製作茶包與藥膳包。他強調:「從臺灣特有種中尋找適合的林下經濟作物是重要方向,這是因為它具有獨特性,不會輕易被取代。」

「採集就是以前的林下經濟。」陳美惠說。森林中除了採集山當歸,還有野菇、野蜂蜜等資源,2017年大武部落開始嘗試養菇,彭玉花說:「以前沒有人想過要在部落養菇,因為我們這裡算是熱帶,但森林中原本就有野生菇類、木耳,一方面我們採收後留下的紅藜梗、小米梗,燒掉也很可惜,才想到或許可以用這些材料來做太空包。」

陳美惠說,山上氣溫較低,不像平地養菇在天氣熱時必須依賴空調。大武部落海拔不到1千公尺,但像杏鮑菇這種需要涼爽天氣的菇類,冬季也可以生產。太空包養分耗盡後,還能當肥料使用,達到循環經濟的目的。

森林養大的雞,助部落避災且促進就業

除了發展山當歸與養菇事業,為了解決風災道路中斷時缺乏動物性蛋白質的問題,大武部落引入中興大學動物科學系保種35年的「中興紅羽1982」土雞,這種土雞雖然須飼養120~150天才能出貨,但體質強健,適合放牧,山野環境提供雞隻多樣化食材,不只構樹、假酸漿、桑葚等野生植物,部落中以有機農法種植的香茅、白鶴靈芝、山當歸,紅藜、小米疏苗,都是雞的大餐。

彭玉花的先生顏明德,會根據經驗「就地取材」來照顧雞群:「天氣熱時雞容易便祕,讓牠們吃咸豐草可以幫助排便。」他也會放置朽木吸引獨角仙等甲蟲產卵,讓雞隻有雞母蟲可吃。等出貨前須要育肥時,再增加向飼料廠訂購、不含任何添加物的空白飼料。

不過在山上養雞也會面臨與平地不同的問題。為了防止猛禽獵食雞隻,大武部落養了幾隻鵝來發揮警戒功能。但最近顏明德又多了個新煩惱:「我每天要跟猴子搶蛋,如果比牠們慢來就吃不到了,牠們會用接力方式從雞舍把蛋拿走。」從一開始雞隻死亡率高達二分之一,到現在充分掌握飼養技術,大武部落就這樣在各種挑戰中,成功打造品牌「大武森雞」。

陳美惠說,很重要的一點是,大武森雞從飼養到銷售,都不假他人之手,如此收益才能真正回歸部落,「而不是幫外來企業養雞,只把部落當成養雞場。」為了符合屠宰衛生法規,大武森雞在出貨前,會請獸醫師到部落來確認雞隻健康狀況再送去屠宰,部落居民接著到屠宰場進行客製化分切、包裝後,直接冷凍出貨。彭玉花表示,大武森雞每月出貨1~2次,每次都至少需要7人協助,可以為部落居民提供工作機會。

林下環境能提供多樣化食物來源,大武部落農民顏明德還會放置朽木吸引甲蟲產卵,讓雞隻有雞母蟲可食用。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2018年09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