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部落廚房,來場「原味」小旅行吧!

文/ 趙敏 圖片提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早上跟著部落媽媽採集野菜,中午和族人一起使用竹器盛裝食物享用美好的一餐,你曾透過廚房深入認識原住民部落嗎?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O’rip生活旅人工作室合作,推廣阿美族、布農族、太魯閣族和噶瑪蘭族4處「尋原味」廚房小旅行,希望將部落的特色作物與文化結合休閒旅遊,朝向六級產業發展。

自己動手DIY,重溫前人記憶

花蓮場長期致力原住民農業技術與研發加工品,並輔導原住民保種和野菜栽培,「尋原味」廚房小旅行是花蓮場的「花蓮地區原鄉農業深度體驗小旅行」計畫,由財團法人農村發展基金會補助,已在去年11月到12月辦過第一梯次4個部落的小旅行。

跟一般已經發展較成熟、制式的部落風味餐不同,廚房小旅行包含食材課、烹飪課、食器課和飲食倫理,特別強調動手做。「我們會告訴旅客,你早上做的就是你中午要吃的,」O’rip生活旅人店長陳美齡說,例如上午可能跟著族人採集或探訪當地野菜市集,中午一起動手烹煮,下午再由部落長輩介紹生活器物,藉由一連串的參與,主動了解部落飲食和生活。

以遊程首部曲「阿美族廚房小旅行」為例,陳美齡說,阿美族在花蓮有分靠海和靠山的族群,以往遊客較熟知光復鄉的景點是濕地,不過這次推廣的馬太鞍部落小旅行是靠山的族群,生活型態與飲食就有諸多差異。

布農族人示範搗玉米。

馬太鞍部落在1950年代因大批西方傳教士進入,取代部落原本的信仰和物質文化,最後一位繼承口述傳統的總頭目孫女陳玉蘭希望能回復部落的榮光,藉由小旅行敞開廚房大門,向遊客介紹族人常吃的野菜、使用的竹製盛湯器、竹湯匙和竹筷等,讓遊客認識部落的精髓。

花蓮場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兼課長劉興榮補充,採集、烹煮食材及認識食器,也是落實食農教育的一環。像豐濱鄉噶瑪蘭族新社部落小旅行就請長輩教遊客用林投葉編織,裡頭放入米飯,製成情人的便當──「阿里鳳鳳(也稱「噶里蓬蓬」,qali bong bong)」。

除了從廚房認識部落食材,下午的文化課程也是重頭戲。陳美齡舉秀林鄉太魯閣族富世部落為例,因族人住在深山,常會靠敲擊木琴告訴其他族人獵到什麼獵物或需要哪些協助;口簧琴則是害羞男女傳遞情感的重要樂器。

太魯閣族都姆恩(左)教大家用木琴演奏簡單的曲子。

每一場部落廚房小旅行所呈現的風貌都不同,「我們希望DIY有一些難度,這樣旅客就會記住它。」陳美齡笑說,參與旅行時,透過手做、眼睛看到、鼻子聞到、腳踏出去踩,整個感覺是打開的,遊客也會提升參與感。

部落壓箱寶,進廚房才知道

之所以選擇廚房為一系列遊程的主軸,「因為廚房是我們每天第一個會接觸到的地方,不管醒來做的第一件事、吃的第一個味道都是從廚房產生。」陳美齡說,花蓮當地的部落非常多樣,也各有特色,希望旅客進入的不只是廚房,而是進一步深入部落和認識族人的生活。

O’rip團隊原本是編輯花蓮地方誌起家,爾後發展實體有禮門市和在地漫走旅行,建立好口碑。花蓮場農業推廣課副研究員曾竫萌說,花蓮場認為廚房是最接近族群的起始點,與O’rip談合作時,正巧該團隊也想辦花蓮人的廚房策展,雙方一拍即合,於是優先盤點四個族群。

不過,因為廚房屬於家庭較私密的地方,要讓部落敞開廚房大門並非易事,首先要找出部落的靈魂人物,可能是部落媽媽,也可能是掌廚的人,再找到合適的廚房原型。

在拜訪過程中,陳美齡發現,因部落人口外移,有些窗口接洽的年輕人已不太熟悉部落文化,要找到熱心又知悉傳統食材的靈魂人物並不容易,「例如我們會跟他說,這跟我們以前聽過的部落食物不太一樣。」歷經十多次的溝通討論和田野拜訪,才完成遊程規劃,盼與族人一起找回古老的記憶。

最讓曾竫萌與陳美齡印象深刻的是,族人對他們的信任日益漸增,以及渴望向外界介紹生活智慧的熱情。例如卓溪鄉布農族南安部落就很可愛,因布農族是遷徙族群,豆類是可帶著走的重要澱粉來源,幾乎每家每戶都有保種,剛開始頭目夫人只拿出幾罐種子,但拜訪越多次,拿出來的種子越多,最後乾脆把所有珍藏的種子都攤開來,族人還與陳美齡交流各種豆類分類方式。

布農頭目夫人高春妹精心保存的傳統古老豆類種子。

輔導後將主導權回歸部落,自立經營發展六級產業

花蓮場與O’rip團隊輔導4個部落一年的廚房小旅行,最終還是希望將主導權歸回部落。

「回到部落才有機會在地經營。」陳美齡說,先前就有教族人計算遊程的成本,辦完旅行也會對旅客做意見調查,並和部落成員開檢討會,讓部落作為往後自立的參考。曾竫萌也提到,預計明年還會發展撒奇萊雅族的部落旅行,協助花蓮各原住民族找出廚房的特色和文化。

花蓮部落廚房小旅行資訊

農民多是在農閒時期才有空,欲參加部落小旅行者請先打電話詢問。(製表/趙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