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落記憶的傳承,一場里山、里地與里海巡禮

文/ 林立 圖片提供/ 花蓮區農業改良場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與林務局、水土保持局花蓮分局及東華大學,輔導豐濱鄉新社、復興部落,以及光復鄉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以順應生態自然手法操作農業生產、休閒旅遊,徹底實踐里山倡議精神,找到生產、生活、生態共存的平衡點。

為了延續家族對於農耕的記憶,新社部落林玉妃與兄弟姊妹們開墾已荒廢二十餘年的休耕田地,除草、整地不假他人,甚至親手引水灌溉,配合花蓮農改良場有機水稻生態操作模式,種植菊科植物於田埂旁,降低稻田褐飛蝨數量,在沒有施用有機防治資材的情形下,產量與慣行農法相差無幾。

座落海岸山脈、遠眺太平洋,是復興部落最大的資源與優勢,族人以「無菸、無酒」宣誓守護部落,並傳承耆老珍貴的山林物種知識,發展生態旅遊,而在遊客日益熱絡、青年陸續返鄉後,老人家們的精神好了、笑容多了,復興部落成為最有溫馨人情的部落。

復興部落張慧芬(左)為來賓解說部落近年發展歷程。

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尊重所有生命,除了保護國寶級貴賓環頸雉、僅以閃光彩帶驅除,其他有機資材蘇力菌、苦茶粕都不施用,因此花蓮農改場輔導農場種植朱槿、向日葵等開花植物於田區四周,增加農場寄生蜂、瓢蟲等害蟲天敵數量,以生態農法-以天敵昆蟲防治害蟲的方式,成功控制玉米螟發生。

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賴萌宏(右),以自家種植的糯米現場邀請來賓製作原住民傳統節慶食物麻糬米糕。

新社部落、復興部落、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這3個倘佯在花蓮大山大海的生態場域,見證了家族記憶、傳統部落智慧傳承,以及生態農業友善操作,是屬於台灣的里山、里地與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