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屆模範農民】蘇順基 休耕田裡的春天,傳承米香之手

蘇順基成立全桃園規模最大的稻米產銷班,推動安全農業,積極取得相關認證。除了種好米,他也進一步垂直整合產銷鏈,依照消費者的不同需求建立品牌,實踐多元分級與品牌行銷,為農產品加值、創新。同時,他更配合活化耕地政策,培育青年返鄉務農,並傳承老經驗,讓稻田注入新活水之餘,能確保稻米的好品質。

「眼睛看到的都是綠油油的稻田。」新屋農民蘇順基回憶,桃園市新屋區曾為北部最大米倉,隨著政府的休耕和停灌政策,從小種田、家裡也經營碾米廠的他,眼見稻田和碾米事業從興盛到慘澹,便極力推動復耕,鼓勵青年從農。現在,其耕種面積達400 公頃,是桃園規模最大的稻米產銷班。

休耕帶來的衝擊

世代經營米廠,到蘇順基已經是第三代,從一家小碾米廠,到他手中已成為每月碾製上千噸米的大型碾米廠「陸穀實業」。童年環境不鼓勵他讀書,「讀冊沒人鼓勵,若無我也有興趣讀。」但他也不認為「唯有讀書高」,反而歸納己見:「會讀冊不會做人、做事嘛是無效;但是會曉做人、做事,無讀冊無要緊。」

蘇順基的務實,也反應在農事上。看著收割機來回在田裡割下飽滿稻穗,思緒帶他回到心慌受挫的十多年前。民國91 年,臺灣加入WTO,搭配政府休耕政策,觸目所及常是田間荒蕪的景象。「看到荒地,拍損(可惜)啦,年輕人沒有事業,田在荒廢。政府休耕補助,叫人勤勞要3 年,叫人懶惰,只要3 天!」嘴裡叨叨念著休耕、GATT、WTO、復耕的年份,這些稻田大事記,嘴上說得雲淡風輕,卻緊緊牽動他的人生。

休耕後,第一衝擊的是碾米廠,全盛時期新屋有20 多家碾米廠,休耕後只剩3、4 家苦撐。沒生意可做,蘇順基開始下田耕作;看到廠房空間閒置,他將「生產地轉為銷售地」,賣起南北雜貨。「你想到的都有賣。」除了設置小型柑仔店,也批發雜貨;直到今天,還供應北區上千家的雜貨店和自助餐廳。

蘇順基家中世代經營米廠,到他手上已成為每月碾製上千噸米的大型碾米廠「陸穀實業」。

帶來復耕轉機的桃園3 號

以往,蘇順基種的香米品種為台稉4 號,香味過濃,腹白多;而桃園3 號香氣雅緻、外觀晶瑩飽滿,冷熱食味俱佳,他試種2 年後,決定於民國93 年全面改種桃園3 號,也為稻田帶來嶄新生機。

除了在新屋花海販售,桃園虎頭山、臺北大安森林公園、淡水漁人碼頭、建國花市、希望廣場等地,都曾有他的足跡。他還在攤位排上10 個電鍋現煮桃園3 號,淡淡芋香吸引不少消費者,買氣熱烈。「虎頭山1 天賣40 幾萬元,漁人碼頭2 天賣30 幾萬元。」而碾米廠也快速運作,貨車裝滿7千斤的米,急忙補給攤位所需。「哪邊可以辦活動,就去哪邊。」跑了3、4 年,成功打響桃園3 號的名氣,也讓蘇順基看到稻田活化的曙光,積極說服班員投入生產後,目前桃園3 號的種植面積,已由10 年前的20 公頃,擴大到200 公頃。

稻田的年輕接班人

面對休耕,許多農民認為與其冒險栽種,不如坐領休耕補助。勞力漸漸外流,稻田荒蕪,農村已非年輕人心目中理想的奮鬥場域。蘇順基說服青年返鄉,也把自己的子女拉進米廠,可說是農村裡的異數。目前32 位班員裡有10 位青農,在蘇順基培育下,每位農民從10 甲的種植面積,提升到20、30 甲,不僅活化耕地,也提高收益。現在,米廠多由子女管理,帶來新穎行銷思維,

如喜米、中元普渡等,針對需求設計不同包裝和規格,並設計APP 方便消費者訂購。他告訴子女:「你們現在不是在幫我了,現在是自己的事業了。下一步要怎麼營運,都要靠自己。」碾米廠內隆隆作響,柱子上糊著「川流不息」的紅色紙條,是生意昌隆的祈願,也是豐收的盼望。

蘇順基說:「啥物頭路只要你勤做,攏做得久,做得順;不勤做,金山銀山嘛食掉去。」勤勉,是專業農民對自己的要求,即使大環境差,也有翻轉的可能。他藉著努力,向年輕人展示農業的光明願景,也期盼藉青年回流讓農業永續發展。(文 · 攝影/曾怡陵,相關報導請詳見《豐年雜誌》2017年01 · 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