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不易且投資不足,製材產業待轉型

在居家生活中,許多人偏好選用木製家具,因為其溫暖、自然的質感,絕非金屬或塑料製品所能取代。

但鮮少人關心,成熟後收穫的樹木要先經過製材轉換為各種不同的尺寸,才能進入家中,變身建築結構、裝潢木板或家具。據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統計,1987年我國林產工業年產值高達900億元,30年後只剩1/5。

難道我們不需要林產工業了嗎?林試所為提振林產業發展,2016年完成全臺130家製材廠商調查,以利進一步剖析產業狀況。

臺灣林產工業自1990年限制木材伐採後,因為沒有自行處理原木的必要,直接進口木料更為便宜,因此原有的製材產業便在料源不足與工資節節高升的處境下,逐漸萎縮。估計我國每年平均木材需求量約為600萬立方公尺,其中原木及製材的需求量占1/3。

現存製材工廠規模大多為中小型工廠,主要是將原木製作為模板、木門等建築用材料。面對國外產品的低價競爭,加上國內製材產業的獲利不高,讓業主不敢擴大投資,也不易吸引年輕人才。

業主表示目前產業最大的困境是傳承問題,且受國內建築業景氣不佳的影響,以生產建築相關製品為主的製材業亦面臨相當大的挑戰。

在料源方面,近年來政府鼓勵國產材伐採與利用,以提高對環境友善的再生資源與碳循環的生產模式。本次調查結果卻顯示:超過7成的工廠以進口原木為主,搭配少部分國產材,僅少部分工廠完全使用國產原木。主要原因是國內原木的產量太少且不穩定,而樹種與材質特性亦不能符合產品需求。

林試所指出,中國大陸及東南亞國家的木工廠,已朝向自動化、國際認證與減少人力的方向發展;料源也從造林到工廠製造由同一個企業負責,可以解決料源不穩定及後端人手不足的問題。相對來看,我國的產業規模太小、投資不足,政府有責任擬訂更完整的產業調整政策來輔導產業轉型。

目前,傳統木材工業重鎮嘉義市,已有老製材廠改造為觀光工廠,兼具文史保存、教育解說及木藝文創等,開發出新市場契機。對此,結合大專院校、社區木工坊等,可營造地方特色之木竹產業聚落、開辦產業人才教育、推廣木竹製品的使用,都將是協助製材業轉型發展的可行方向。面對氣候變遷、能源轉型及消費型態改變,製材業是維繫人類永續、環保生活的龍頭產業,值得更多的投入與重視。

台灣目前製材工廠規模大多為中小型,也面對傳承不易、建築業景氣不佳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