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米結合傳統習俗,敬鬼神心意到也呷平安

最近一期稻作陸續收完,消費者可吃到當期新鮮的新米,除此之外,國產優質米還能有哪些多元應用?

現今愈來愈多農民與廟方發揮巧思,將在地生產的優質米與傳統習俗結合。例如,普渡時不殺生,改用米線、米粉等供品堆疊成豬形替代;過去博米龜較常使用不好的米,也有廟宇使用在地優質米製作;有些廟宇還考量環保,改用「米金」替代燒金紙,讓信眾不僅展現對神明的敬意、保平安、顧環境,也吃到在地美味。

霧峰法揚宮以優質香米打造1,688台斤米龜王,保佑得主「一路發」

台中霧峰以生產台農71號「益全香米」為大宗,當地法揚宮是重要的廟宇,主要供俸有百年歷史的三官大帝,當地農友與居民經常在此祈求風調雨順、保佑平安。

曾獲得「神農獎」的霧峰區稻農翁良材擔任霧峰法揚宮主任委員。他說,霧峰的稻米已連續2、3年遇颱風歉收,去年產量只有往年的一半;今年國曆5月14日奉三官大帝旨意,法揚宮首次舉辦四德庄遶境,當時稻子出穗,遶境景觀美不勝收。

值得一提的是,農曆7月13日到7月15日中元節慶,法揚宮也將採用霧峰優質香米,打造1,688台斤米龜王,以及1公斤、3公斤袋裝的三官平安米,讓民眾帶祈福米回家「呷」平安。

「這當然很好,之前別的宮廟也有用霧峰當地的米製作米龜,過去通常不會用好米製作。」台中市霧峰區農會總幹事黃景建說。

翁良材提到,今年米龜王是用霧峰帶有芋頭香、冷掉後仍保持晶瑩剔透的「益全香米」製作,並請澎湖科技大學獲得米龜排列設計的冠軍幫忙設計。今年先以1,688台斤(音近「一路發發」)為基準堆製,米龜王得主明年再加碼,增加重量還贈廟方。

霧峰法揚宮今年國曆5月14日奉三官大帝旨意,首次舉辦四德庄遶境。(圖片提供/霧峰法揚宮)

三重先嗇宮以米代金,取代燒金紙減輕環境負擔

無獨有偶,今年農曆4月26日是神農大帝生日,新北市三重區的先嗇宮神農文化祭也與農委會農糧署合作,採用西部國產新鮮稻米製成「米金」,替代傳統燒金紙行為

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燒金紙過程中會造成空氣污染,廢氣也會影響人體健康。根據環保單位統計,每燒1噸金紙,相當於65,000輛自用小客車,以時速50公里運行1公里所產生的污染量。

農委會農糧署北區分署副分署長陳吉成說,拜拜是展現對神明的誠意,「米金」採用小包裝,外觀設計與市售金紙或平安符相同,信眾拜完後還能拿回去食用,是很好的概念。

除了「以米代金」顧環保之外,這些「米金」包裝仍需符合糧食法規的相關標示規定。農糧署北區分署表示,會不定期針對應標示項目及品質規格檢查,保障信眾購買「米金」的權益。

農產品結合民俗文化,展現在地特色並照顧農民

今年中元節在國曆9月5日,長期關注動物福利議題的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曾多次倡議,希望全台少數廟宇祭祀取消神豬重量比賽。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說,賽豬公文化起源於日據時期,當時養豬技術還沒有那麼進步,因此,台灣總督府殖產局鼓勵豬農將豬養大、養胖,並提供比賽獎金,早期是因為畜牧發展訴求,而非義民信仰。她希望廟方三牲獻祭可改用符合人道屠宰、有屠宰衛生檢查的健康肉品。

經過多年努力,陳玉敏看到愈來愈多廟宇改變傳統方式,並發揮創意。例如有廟方用米線、米粉、紅龜粿、碗粿、米糕堆疊取代豬公,或是用西瓜和芒果做成豬的形狀祭拜,「很漂亮又有在地特色。」

陳玉敏說,廟方應扮演讓所有生命都過得更健康的角色。像最近稻米剛收成,有廟方採用在地生產的米做成供品,可讓民眾看到米製品的多樣性;此外,運用在地好米製作多元文化料理,而非以往賤價售出,也同時幫到農民。

陳吉成也樂見國產米多元應用,「當季國產農產品都是很好的東西,希望大家多多分享。」

霧峰法揚宮中元博米龜活動。(圖片提供/霧峰法揚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