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十大神農】何秉洋:異鄉崛起,鳳梨青農的奇幻漂流

從嘉義的鳳梨青農躍升成屏東鳳梨產業的第一把交椅,過程中的酸甜點滴,是鳳梨的滋味,也是何秉洋與沈宜蓁愛情的滋味。同樣的金鑽 17號,何秉洋的種植卻有獨門祕訣,讓他的鳳梨甜度超越西瓜,甚至被同業形容成擁有「和牛般入口即化」的口感。

水土不服的適應期

屏東縣內埔鄉的田野間,每年3月開始總是金黃一片,30幾甲的鳳梨田,是何秉洋投入鳳梨種植17年,一步步努力打造的規模。何秉洋曾經以水電為業,26歲決定回嘉義向父親學種鳳梨。原本,他在故鄉已有農地,但與家住屏東的妻子沈宜蓁結婚後,發覺此地冬季溫差小、土地大,能擴展種植面積,遂決定在而立之年轉移陣地,他常笑稱:「我是嫁過來的!」

鳳梨青農的奇幻漂流,起初並不順利。在嘉義,何秉洋習慣的小面積耕作方式,完全不適用屏東大範圍的土地規模,加上不熟悉氣候,首年種植便得到慘痛教訓。當年,由於太早播種,9萬顆鳳梨苗禁不住寒風,發育不全很快就催花,但何秉洋不給自己氣餒的時間,立刻全面撤換重種。

「種田是長長久久的事,我不會一開始就放棄。」憑著這股堅定與認真,讓何秉洋從一個「外地來」的鳳梨農,逐漸在屏東累積出好聲望;種植規模更從最初的3甲地擴增10倍,如今每年有近60萬顆的鳳梨產量。

何秉洋解釋,鳳梨與一般植物不大一樣,會先長果實再開花。

打造口碑 尋找有前景的通路

傳統農產的通路——「行口」(批發商),開大車到田裡載貨,往往不考慮品質,收購價格不高。

為了提升產品價格,何秉洋與沈宜蓁決定將鳳梨送進拍賣市場,沈宜蓁表示,「我們的觀念一開始就跟別人不一樣,東西要做就要做出品質來。」欲做出市場區隔,每次採收回來的鳳梨就得費心選果分級。草創時期,夫妻倆靠雙手人工篩選,常常挑到整條街的路燈都熄了,他們還在分級裝箱;之後再趁半夜補眠,翌日一早又得下田奔忙。何秉洋提到,「產季時最累,就算下雨也要冒雨採收,否則隔天一出大太陽整片鳳梨田會瞬間熟成,根本措手不及。」

好在夫妻倆策略成功,原先若只靠批發商叫貨,1 斤只能賣5元,但何秉洋的鳳梨成功打進拍賣市場,1 斤能以30元左右銷售。高品質的口碑遠播,宅配訂單也接踵而來,秉持著每回交手都是一次人與人的情感互動,許多熟客買著買著都成了朋友,產季一到就會主動致電預購,何秉洋懇切地說:「我們喜歡有溫度的行銷。」

何秉洋與妻子多角化開發鳳梨加工產品,圖為烘烤過後色澤鮮豔的鳳梨果乾。

經營策略 永遠多想一步

全臺灣有9成的同業都種植金鑽17號鳳梨,何秉洋的鮮果近3年來平均每公斤能賣約50元,硬是比行情價高出20元,祕訣全來自他的栽培管理技術。一般鳳梨農1甲地約種3萬6千顆,何秉洋卻種4萬多顆,所產出的果實每顆約2.5台斤,比一般鳳梨少了1台斤多。何秉洋表示,較密集地種植雖然犧牲產量,卻能提高質量,因為果實小等於能集中精華。

一年半的種植期裡,何秉洋採友善農法,降低化學肥料與農藥用量。到了3~5月的產季,他也不急著採收,相較於其他農民在果實成熟3、4成時便採下,何秉洋會耐心等待鳳梨熟成至7、8 成才採收,他說:「讓果實內部醇化機制自己運作,鳳梨就會更香更甜、纖維更細。」經年累月的技術本位經營,讓何秉洋的鮮果即便遇上前年農藥殘留風波及去年初的霸王寒害,市場平均售價跌至1公斤20元,他的鳳梨依然保持1公斤不低於40元的穩定售價。

民國97年,何秉洋跨足加工,其實是來自沈宜蓁的提醒:「萬一哪天價格崩盤,銷不出去怎麼辦?」未雨綢繆的心態使夫妻倆決定,將分級後、體型較小的鳳梨加工成果乾、鳳梨酥或牛軋糖等產品。沒有烘焙經驗,又堅持天然製作,沈宜蓁回憶,鳳梨酥的內餡常炒到偏黑偏硬,而沒有添加固化劑的牛軋糖溫度太高就塌陷,遇到的困難不勝枚舉。

何秉洋感念妻子高雄、臺北兩頭跑,勤上烘焙課,並不停嘗試,才成功研發出口感味道俱佳的產品。此外,透過包裝成精美伴手禮盒,將以往只能倒進田裡做堆肥的鮮果賦予新生,提升鳳梨的附加價值。

每年3 ~ 5 月是金鑽鳳梨的產季,何秉洋堅持鳳梨要成熟至7、8 成時才採收,如此才能得到更香更甜,纖維細嫩的果肉。

從最初的3甲地,到現在何秉洋的鳳梨田規模擴至30幾甲,一年有將近60萬顆的產量。

量力而為以免失衡 整合產業持續深耕

目前,靠著拍賣市場和宅配的精緻化通路,何秉洋的鳳梨和多樣化的加工產品,創造每公頃220萬元的收益。即便市場價格良好,何秉洋說:「我還是會控制數量,一個產季能處理多少我才種多少。」為了維持價格穩定、避免供銷失衡,默默耕耘不搶種是何秉洋的原則。

自我摸索種植技巧的辛苦,何秉洋再清楚不過,因此他成立「龍潭果菜生產合作社」,並擔任產銷班班長,希望聚集志同道合的農友,讓彼此共有一個與政府對話的窗口,即時取得農業資訊。除了積極整合在地鳳梨產業,他也持續深耕自有品牌,強化「自然果鋪」的生產、加工、行銷三區塊,盼朝六級產業發展。

(文、攝影/何育家,圖片提供/何秉洋,相關報導請詳見《豐年雜誌》2017年01 · 02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