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望書寫】狂蟻

內容提供/ 社團法人台灣野望自然傳播學社 文、圖片提供/ 張睿妤

自涵星遷入仰山,已有三年。

仰山極為奇特,每當夏日時節,界內展現蓬勃的生命力,與境外的生物不同的生長環境,卻也一致的蛻變、腐朽。與螞蟻的初次會晤,是在漸熱的時節,牠十分調皮又黏人,像隻急欲討主人喜愛的小狗般在你附近玩耍、膩人,無論你怎麼恫嚇,仍然親暱地往你身上蹭,涼爽的秋季時分還能接受情人般的接觸,然炙熱的立夏過後,易上升的火氣,漸轉為嫌棄、厭惡了。

因緣際會下,對螞蟻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螞蟻屬昆蟲綱膜翅目(Hymenoptera),膜翅目包括蜂與蟻,而台灣居家螞蟻約有八種,寢室內的螞蟻具有狂蟻(Paratrechina longicornis)的外觀特徵:體色為光亮的黑色;腹部具不明顯的深藍色橫帶狀斑紋(註)。一日,發覺浴室的地板出現為數眾多的狂蟻群,觀察一段時間後看到牠們總往同一方向前進,由外圓漸往圓心處集合進入。這圓心在洗手台水龍頭下方的洞,每當水龍頭打開時,水流距離孔洞有幾公分的空間,使蟻窩具地利之便。狂蟻個性溫良恭儉,當牠發覺有不明灼熱的注視時,會以快步疾行的方式消失無蹤。若你在牠行經路線設置路障時,牠會困惑的停在路障前,不知何去何從,原先富有順序的一條蟻線,霎時亂成一圈,饒有惡意的趣味。

經過長期干擾後,我忍無可忍,不想再受到來自四面八方的騷亂,展開驅蟻的實驗。記得以前在教科書上學習動物們的本能,決定由動物們的覓食本能啟始,以食物攻勢,逼得牠們轉移陣地。代誌不是憨人所想的那麼簡單,牠們忽視我的食物,或許牠們有跟隨新聞新知,知道塑化劑風暴,所以不食塑食。有志者事竟成,拜請google大神後,研究出第二個方法:檸檬片。網友們熱心指出蟻群們不愛酸味,懷著檸檬多用途,驅蟻兼美白的心態下,買了幾顆檸檬回來切片,一面泡檸檬水,一面放置各角落。這次事態的後續超乎我所意料,只見牠們渾嗅一輪,掩面逃開,原本按照我所寫的劇本,此時牠們應離開,轉往我所設想的位置,牠們確實離開,但反往更靠近我的方向邁進。沉澱一段時間後,採取獲得廣大網友迴響的痱子粉攻勢,跑去宜德買剛好特價一罐十九元的嬌生痱子粉。回到宿舍後,如作法的道士灑符水般,大量撒在四周,形成環狀防衛線,自認如此便可高枕無憂。第三次的痱子粉實驗,宣告失敗,緣由是環狀防衛線為平面式,而狂蟻能爬行,根本無需經過防衛線。經歷多次失敗後,人定勝蟻的信念逐漸薄弱,取而代之的是眼不見為淨。

短暫的寒假結束,我再次回到宿舍,觸目所及皆是蟻屍。內心充滿困惑,展開福爾摩斯式的推敲,起初認定造就死亡因素為天氣過冷,但在清掃中,逐步了解造成蟻群死亡的主要因素——蜘蛛的獵食,獵食者與被獵食者完美的構築出整個生態系的平衡,或許驅蟻實驗是徒勞無功的,而與蟻群、整個環境相處的方式,則是疏離的觀眾。

註:張永仁,《昆蟲圖鑑②-台灣七百六十種昆蟲生態圖鑑》,2001年9月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