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飽讀好書】史上最偉大發明:沖水馬桶的進化史

英國人的地方

約翰‧哈靈頓爵士在1590年代率先發明了他著名的沖水馬桶,但只做了兩個工作樣本,使他出色的新發明無法流傳到全球各地。被譽為偉大發明家的人,通常要繼續行銷你的設計,以賺取大量現金,但哈靈頓寧願花時間寫猥褻的雙關語來惹惱他的女王教母。於是就由法國人在十七世紀末把哈靈頓的沖水馬桶加以改造。

早在公元1691年,建築師奧古斯汀——查理‧達維勒所繪製的豪宅樓板平面圖時,就包含成套的管道工程。法王路易十四可能堅持要用他隱藏在深紅色布簾裡面的便盆,但比較年輕的朝臣看到這些有尊嚴的廁所都很興奮,後來到了1728年,法國建築師夏爾‧艾蒂安‧布里瑟烏格宣稱,封閉式便盆「已成過去」,堅持現代人要改用接通管道的「easy seat」。十年後,另一位法國建築師尚‧方索瓦‧布隆代爾把閥式沖水馬桶改良,很快成為優雅人士的優雅住家裡必備的裝置。因此,有別於一般人的刻板印象,在十八世紀,法國貴族才是歐洲衛生排行榜上的冠軍。然而不知道為什麼,這種廁所的委婉暱稱是「英國人的地方」。

儘管法國貴族倡導這種接管式廁所,但好像沒有人告訴法國平民如何使用。蘇格蘭作家托比亞斯‧斯莫萊特1763年造訪法國的尼姆斯期間遇到一個女僕,女主人安裝沖水馬桶之後,反而讓她的生活變得無比噁心及艱辛。顯然只有英國的旅客會用這種衛生裝置,而留宿的法國賓客一律喜歡走進廁所、蹲下屁股、然後在地板上拉屎。天知道他們為什麼會決定這麼做;難道他們純粹是搞不懂這個磁盆的用途?抑或斯莫萊特只是在詆毀宿敵法國,好在愛國沙文主義人士面前加分?

除了讓我們因為噁心而皺起鼻子以外,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到了十八世紀中葉,英國受過教育的人對沖水馬桶已經司空見慣,契斯特菲爾勛爵以機智著稱,很喜歡寫信教導兒子待人處事的道理——提到他認識的一個人很擅長一心多用,可以一邊上廁所一邊讀拉丁文詩作。這位德高望重人士撕下幾頁荷馬的詩歌,一面辦事一面閱讀,然後用這幾頁紙來擦屁股,再丟進便盆,「作為對克羅阿西娜的獻祭」(Cloacina掌管公共下水道的女神)。約翰‧哈靈頓爵士要是看到他在馬桶上看書的點子蔚為風潮,應該會很欣慰,但如果把他的《艾傑克斯變形記》撕下來,抹上糞便之後沖掉,應該就不是這麼回事了。

驕傲沖沖沖

儘管在法國有長足的進步,我們現在坐的沖水馬桶其實源自英國貨。第一件偉大的發明出現在1775年,是亞歷山大‧康明的機械「滑件」(slider)。這是一個由槓桿操作的閥門,安裝在馬桶底部,只要用力一拉就會滑開,讓糞便掉落,用強勁的水流沖走。但康明改善最多的地方,是重新設計管道,以S形彎曲,形成一個臭氣閘(trap)——一個裝滿水的彎管,把管道系統封住,不讓惡臭的氣體升上來。多虧了康明,各位從身體的一端把午餐清空時,才不會被臭氣燻得反胃,讓食物從身體的另一端噴出來。

事實上,康明的滑件很容易骯髒,因為在沖水的時候,滑件已經滑開,所以根本沒辦法好好用水噴一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778年冒出另一個傢伙,約瑟夫‧布拉馬,他盜用別人的點子,申請專利,然後把滑件換成裝了彈簧的閥門,這樣每次沖水都能清洗一次。住宅的屋主再也不必面對每天累積在便盆和馬桶裡的糞便,或擔心像皮普斯家那樣把糞便灑滿地,因為這些新馬桶安靜、清潔、而且味道越來越香。事實上,過不了多久,陶瓷馬桶內側就會出現美麗的插圖,可看性大幅提昇,這大概是我畢生所遇過唯一可以順理成章在藝術品上撒尿的地方。

在管道工程誕生的同時,維多利亞時期的道德感開始緊縮,其中包含的意義不容小覷——十八世紀非常淫亂,連國王和皇后都可以當眾在桶子裡排便,如今變成了極度注重隱私的保守世界,誰也不敢把每天的例行公事宣之於口。說到人類的排泄物,馬桶絲毫不差地概括了「眼不見,心不煩」這句話。但馬桶革命尚未成功,有錢人也許有能力在自己家裡安裝馬桶,但老百姓呢?

人民的廁所

1851年,倫敦主辦萬國博覽會(Great Exhibition)——技術上來說,這是一個國際性的櫥窗,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發明和工程傑作,不過這其實是英國宣揚帝國國威的一場大型宣傳活動,只是大家心照不宣罷了。展覽位於海德公園(Hyde Park)新落成的水晶宮(Crystal Palace),每天有大約5萬人參觀,付費的訪客總計有600萬人。這麼多人晃來晃去,吃吃喝喝,主辦單位很清楚必須清理大小便。

管道工賈西亞‧喬治‧詹寧斯前來解圍,贏得在展覽場地安裝廁所的合約。這是中世紀以來的第一批公共廁所,而且選擇繁多。他為一般人興建了創新的小便池,環繞著一根中央的圓柱以圓形分佈,而且免費使用,但真正的吸睛的是他的沖水馬桶,共有82萬7千人使用,每次的費用是一分錢,因此也有人把上廁所叫作「花一分錢」。這是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一個非常計較社會階級的地方,詹寧斯提供兩種廁所,要上哪一間,就看你願意吐出幾分錢。

頭等的客人可以享用裝了彈簧的閥門式馬桶,就是我們現在的傳統式馬桶,但在次等的隔間裡,詹寧斯安裝了自己設計的簡化廁所——這種沖洗式馬桶全靠S形的臭味閘壓抑臭味,馬桶底部也沒有關閉的閥門。他簡化的新發明大受歡迎,到了1870年代,這種比較平價,也比較符合人體工學的裝置迅速征服了家用市場。但下一次馬桶設計發生改變,就不是因為成本,而是拜科學的進步所賜。

公元1884年,詹寧斯的公司推出了柱腳盆(Pedestal Vase)馬桶,不但有自撐式馬桶座,更讓S形的臭氣閘嵌入陶瓷本身,上方還有個直接嵌入牆壁的水箱,最棒的是——男性讀者知道了一定很興奮——這些款式也加入了用鉸鏈接合的馬桶坐墊,讓男性朋友可以當站立式的小便斗使用。而且——對,我知道你一定會問——得知即使在斯文優雅的十九世紀,女人也埋怨他們的男人在浴室把尿撒得滿地都是,未免令人感到既安心又噁心。不管在哪一個時代,人類的陰莖似乎總像是罹患嚴重結膜炎的羅賓漢,怎麼也沒辦法瞄準目標。

詹寧斯無疑是1850年代響噹噹的人物,儘管如此,到了1880年代,湯瑪斯‧克拉柏用旁門左道獲得皇家委任,擔任不列顛王朝的官方廁所安裝者。美國有一則都市傳說,不是說沖水馬桶是他的發明,就是說他的姓氏是糞便同義詞”crap”的起源——兩者皆非事實——但如果說美國”go to the Crapper”(上廁所)這個慣用語是源於兩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派駐英國的美軍部隊在馬桶上看到他姓氏的戳印,這個說法倒有幾分根據。美國人不說”I’m just heading to the Shanks”,只能證明Crapper這個字聽起來像是老天注定要成為馬桶的名稱。這可憐的傢伙似乎成為記名決定論的受害者,只不過我們不必太為他感到難過,因為他靠這個賺進大筆財富。

克拉柏在科技上最大的貢獻是虹吸式閥門,防止沼氣滲回馬桶,改善了臭氣閘的功能。這不只是把臭味阻擋在外;沼氣還具有高度可燃性,如果在馬桶上抽煙斗,亂飛的火花真的會使糞便一瀉千里。不過馬桶不再只是機能性用品。當克拉柏操弄陶瓷的技術到達顛峰,有些馬桶的外型異常優雅,把一大坨笨重的陶土變成美麗、肌肉結實的海怪、海豚或海螺貝殼。早在杜象(Marcel Duchamp)試圖說服藝術界相信小便斗也可以是藝術之前,維多利亞時期的人已經先馳得點。

(本文摘自馬可孛羅文化《用一天說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