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管理規範有望立法,農用代噴擬限法人申請

文/ 林宜潔 圖片提供/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吳俊毅

去年10月行政院通過「民用航空法」修正草案,增訂遙控無人機重量250克以上須實名註冊,而近年許多業者使用無人機噴藥、施肥,交通部民航局和行政院農委會也正在研議,農用無人機必須以法人身份申請使用,且代噴業者要具備農藥代噴技術人員訓練及格證明及民航局的無人機操作證,操作前必須另向民航局申請授權。

農業代噴業者操作農用無人機未來須有雙證

交通部民航局標準組組長林俊良表示,未來無人機管理將分成兩大類。第一類是休閒娛樂用,規範對象為一般玩家;第二類為商用、研究用或其它用途,則須以法人身份申請才能操作,農用無人機就屬於此類。

林俊良說明,未來代噴業者操作農用無人機噴藥,除了參加藥毒所訓練,取得農藥代噴技術人員訓練及格證明,也要通過民航局的無人機操作考試,取得操作證。林俊良補充,代噴業者操作無人機前,必須另向民航局申請授權。申請時須訂出自我管理機制的SOP,明訂詳細作業程序,通過後,民航局將依審查授權合法使用期間,到期則需重新申請。

實驗證實:省工、省藥、省時、效益高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化學組組長郭鴻裕表示,去年開始,農試所首步針對糧食跟蔬菜作物以無人機噴藥與人力噴藥對照實驗,發現在多數作物上,無人機噴藥效果的確比人力噴藥好。不僅省工、省藥、省時且效益高。

郭鴻裕強調,使用無人機噴藥,針對不同病蟲害要配備不同的噴嘴,調整霧滴大小,才能達到噴藥的最高效益。在農試所的實驗成果中,紅龍果控制得當時,只需人力噴藥量的0.06倍就能達到預期防治效果。

然而,郭鴻裕補充,農用無人機的下壓氣流會形成擾動氣流,翻動葉片,但像絲瓜這類葉子較大片的作物,難以被氣流擾動,當害蟲躲在葉背,就較難達到效果。另外,對於作物根基部的防治,無人機也尚無能為力。郭鴻裕說,未來將針對困難度較高的果樹進行實驗,也希望建立農用無人機噴藥的指導手冊,讓農民能依循不同病蟲害跟不同作物,選擇適合的農藥噴嘴。

根據農試所目前的實驗成果,較平面的作物如雜糧蔬菜等,以農用無人機噴藥防治效果較佳。

農用無人機單價高昂,業者盼有對物保險

代噴業者鍾秉寰表示,農用無人機一台至少40多萬起跳,雖然投資成本大,然而在農忙時期,到處都缺工,就能派上用場。鍾秉寰表示,耕作規模小或者體力上無法負荷的農民,正是農用無人機能補上的缺口。

鍾秉寰說明,無人機技術雖日新月異,仍無法完全克服地勢的挑戰。「我曾經去南投幫檳榔噴農藥,每棵高度落差都有兩米以上」對於操作無人機已相當熟練的他,仍然是一大考驗。鍾秉寰表示,由於機器成本高,操作時也可能受損,望未來也能像汽車一樣,擁有專門的對物保險,幫忙業者分擔風險。

無人機業者張政雄則表示,支持無人機規範盡快通過。「一台農用無人機載上農藥後甚至會達到20公斤以上,不會操作的話很危險」張政雄說明,農用無人機算是無人機中體積較大的,的確需要專業操作技術,才能確保安全。

考照單位與機制有待建立

林俊良表示,無人機操作證照將分成學科跟術科考試,未來可能與各大學甚至農會合作輔導考照。農民自行購買農用無人機也計畫歸屬在農會底下,以農會為法人申請授權。林俊良表示,無人機的使用相當廣泛,未來將橫向連結農委會、漁業署或警政單位,共同制定使用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