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回飲食自主權,吳季衡推「究」好豬

內容提供/ 富邦文教基金會校園食材管理專案計劃 文、攝影/ 郭琇真

「用消費決定生產」當道,但究竟要如何實踐?去年中出版《我想安心吃飯》的祥圃實業營運長吳季衡 10月 1日偕同量子酒店主廚陳永儒、直樂生活設計料理長魏勝賓現身「華文朗讀節」由台灣食育協會及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主辦的場次,向大眾拆解養豬產業當前面臨的挑戰以及針對現況消費者該如何擇食。

成立已有30年的祥圃實業是臺灣老牌從事動物營養品貿易的公司,現為營運長的吳季衡與其創辦人父親吳昆民近年來力求轉型,逐步投入養豬產業、開設講究在地食材的「良食究好」餐廳,2年前,父子更協力在雲林老家建置了肉品分切場「良作工場」。

10月1日會場,由深諳北歐菜的陳永儒主廚打頭陣,演繹「炙烤豬梅肉佐蜜紅蘿蔔」,陳永儒說,現在很多飯店、餐廳越來越堅持用食物的原味做菜,就連北歐菜也不太使用額外的醬汁,有些餐廳甚至會少用進口食材,多用在地食材來烹調,過去他就曾和丹麥主廚合作,使用臺灣豬肉製作北歐料理,臺灣豬的品質讓來自丹麥的廚師讚不絕口。

好豬三要素:品種、環境、飼料

但消費者要如何買到好的臺灣豬肉?吳季衡解釋,選好豬有三要素,分別是品種、環境跟飼料。以環境為例,一個牧場如何照顧母豬,消費者需試著去了解,母豬產房叫做「狹欄」,傳統豬舍的母豬狹欄都很窄,一個空位剛好卡著一隻母豬,母豬堵著都不能動,現在改良式的養豬場都紛紛揚棄這種形式,改以「自由狹欄」取代,讓母豬在懷孕時能適度運動,以支撐生產。

吳季衡再舉飼料為例,現今養豬產業除了會讓豬食用小麥、黃豆、玉米外,為了顧及豬隻的健康,豬農還會在飼料裡添加維他命、益生菌、礦物質等元素,以降低飼養過程中的用藥量,這是畜牧產業的趨勢—預防醫學—豬隻在飼養過程中若能保持營養均衡的狀態,不易生病就能少用藥,而消費者就不用擔心豬肉會有抗生素殘留的問題。

此外,近年來國際間力推「Eat Local(吃在地)」風潮,吳季衡提到,國產豬肉經屠宰、分切最後來到消費者餐桌,其鮮度遠超過進口豬肉,再加上國產豬肉食用的來源相較進口更容易做追溯,未來飼主若能做到將飼料資訊透明化,將會成為臺灣養豬產業發展的一大優勢。

從「有形」向「無形」價值邁進,創造產消共好循環

不過養豬產業要精進,消費者的選擇很重要,吳季衡說,我們目前評論豬肉的價值只停在「有形」層面,像肉好不好吃、大不大塊、油花多不多,但「無形」的抗生素殘留、環境議題、動物福利等價值,都還不在既有的生產與消費的溝通模式下。

言及至此,他笑著反問現場觀眾:「吃一塊肉好辛苦喔?還需思考到這麼多事情。」但面對未來環境生態、食安等各方挑戰,要進步就得這麼辛苦,他建議,消費者在採購上不妨可多問問供應商這些問題,當廠商越能清楚揭露一塊豬肉背後的產製過程,彼此的信賴度能提高,那麼消費端和產業面才能互相了解其真正的價值。

另外,為蒐集消費者對學校午餐採用國產豬肉的意見,台灣優良農產品發展協會於現場蒐集民眾意見,消費者和家長在問卷回饋的看法也呼應了吳季衡所提出的觀點,在回收的問卷內容中,紛紛支持學校午餐多多採用國產肉品,有人提到國產豬肉新鮮、安全、易追溯又具在地性等特質,是支持本地產業發展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