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3暴雨事件】雲嘉南畜牧與水產養殖災情嚴重,專家籲盡速清理環境降低疫病風險

文/ 林宜潔 首圖提供/ 鄧子寧

熱帶性低氣壓從昨日(23日)開始在臺灣中南部帶來強大豪雨,農委會截至今天下午五點統計,農損達5,348萬元,以嘉義縣3,970萬最多。雲林、嘉義與臺南有多處魚塭溢堤,牧場淹水,導致水產畜產損失。專家呼籲,淹水一旦退去,將考驗同時間大量水產收成人力與屍體清運能力。畜產業者則應注意場內外消毒,降低疫病傳播風險。

豪雨遇上大潮,魚塭溢堤

受熱帶性低氣壓與外圍環流影響,中南部豪雨不斷,且傳出淹水災情。據中央氣象局統計,今天(24日)0時至16時30分為止,累積雨量以嘉義縣竹崎鄉541.5毫米最高,臺南市東山區來到513毫米,行政院已在昨晚成立「水災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二級開設」應變。

根據農委會彙整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查報資料(至8月24日17時止),農業產物估計損失計5,348萬元。以嘉義縣損失3,970萬元最多,其它有高雄市577萬元、雲林縣損失342萬元、屏東縣損失256萬元、臺南市損失165萬元等。然因積水未消退,相關災情持續彙整中。

「損失起碼超過5成,池水都滿出去了,確切損失現在沒辦法估算。」在臺南市北門區養殖虱目魚的黃國良表示,昨天下午開始看到雨勢漸大,準備三台抽水馬達應戰,無奈雨勢過猛,入夜後雨水狂瀉,又遇到滿潮,天還沒亮,魚塭就溢堤了。

同在北門區養殖白蝦混養虱目魚的林雨欽表示,自己養殖了13公頃,溢堤超過一半。他說明,本來白蝦已經開始在收成了,想在中秋節前賣個好價錢,結果遇上天災。「我現在用網子盡量去攔,能收多少回來不知道,損失也不敢算。」

嘉義線沿海在這次的豪雨中也備受威脅,嘉義縣布袋鎮白蝦養殖業者蔡長材表示,自家魚塭有5公尺深,比一般魚塭深了一倍,還是下到幾乎全滿。他表示,白蝦對水質變化非常敏感,這次短時間的強降雨,造成池水水質鹽度改變,目前雨勢還沒停,即便擔心也無法立即處理。

中南部豪大雨造成多處農田淹水,養殖魚塭溢堤,連快速道路的交流道都被淹沒。(圖片提供/嘉義縣政府)

專家:水退之後才是挑戰, 需注意魚塭清潔

「水一退就要馬上收成,相關單位一定要做好準備,搶時間是最大挑戰。」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水產養殖學系教授冉繁華表示,目前還在淹水只能等,一旦水退去,就要趕緊搶收還活著的魚。

冉繁華強調,大家退水的時間點差不多,同時間要收那麼多魚,人力會是最大挑戰,呼籲中央農政單位,調度水產販運業者來幫忙,否則可能造成災後第二波損失。

冉繁華也表示,為避免災後大量收購,進入市場造成市場價崩,政府應該提出辦法。「是否要全部冷凍,做後製加工要趕快討論。」

另外,冉繁華強調,環保局需預備好清運魚屍的車子跟清理魚屍的人力。魚塭在淹水過後,一定要馬上消毒、清理,他也建議,魚屍應該全面焚燒銷毀,為避免衍生疫情,不建議以掩埋處理。

水試所養殖組組長吳豐成則表示,淹水過後的水產災情多半會在水退之後3天到一個禮拜慢慢出現。他建議,如果是養殖石斑魚、午仔魚、文蛤等類的海水魚塭,可以等雨停後把水抽掉,慢慢替換海水,注意水質的鹽度跟環境,不要一下子變化太大。

漁業署副署長林國平指出,這次災情主要是因為短時間的強降雨所致,漁民損失可以上報給區域公所,由縣市政府彙整之後勘災,達到標準即可申請農業天然災害現金救助。

大雨強灌,許多溫網室也成汪洋。(圖片提供/嘉義農友)

淹水威脅雲嘉畜牧場,屍體清運消毒為關鍵

雲林嘉義是畜產大縣,此次豪雨也出現牧場淹水的災情。嘉義縣農業處副處長李建霖指出,嘉義縣統計受損牧場共計20場,其中以雞12戶、豬4戶較為嚴重。水產則在統計當中,農產受損則較輕微。

李建霖表示,嘉義縣從民雄、朴子、新港、義竹、布袋都有牧場受害。為了避免屍體造成疫情傳播風險「目前已經調派20名國軍到場幫忙處理。」李建霖指出,也會陸續調派化製車、屍體載運車清除屍體。後續將由防治所的消毒車進場,做場內跟場外的消毒。

畜試所所長黃振芳則說明,除了清理屍體,重視環境消毒,也建議業者可以在飼料添加維生素C,增加動物抵抗力。他強調,飼料如果有泡到水一定要清掉,避免動物食用發霉的飼料影響健康。

短時間豪大雨,造成嘉義有20處牧場淹水,豬隻滅頂。(圖片提供/嘉義縣政府)

超大豪雨仍不斷,注意土石流警戒

與此同時,中央氣象局今日持續發布超大豪雨特報,警報縣市包括,雲林縣、嘉義市、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澎湖縣。農委會水土保持局也發布南投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土石流潛勢溪流紅色警戒287條。民眾應提高警覺,出外小心自身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