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保育署專門委員柯勇全表示,此計畫調查成果將作為海洋委員會「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推動劃設白海豚熱點保護區的基礎資料,今年海委會會積極推動保護區的劃定措施。
海保署說明,延續林務局調查計畫,由海保署委託民間生態調查公司,以苗栗龍鳳漁港至台南將軍漁港為範圍,進行一年、每季至少兩次的調查研究。本季航行4趟,航行距離總計492公里,觀測到白海豚群2次徘徊、3次覓食、繞圈遊走等行為,過去紀錄每年目擊個體數僅約60至68隻。
另外,考量每季兩次的調查次數,仍不足以建置完整的白海豚族群空間分佈資料。柯勇全表示,海保署也與海巡署加強合作,並設置海洋保育網的通報系統,邀請民眾若目擊白海豚可上傳牠們「英姿」,照片若夠清楚能夠辨認個體特徵,將有助於研究人員進行個體辨識,建立個體及群體分佈地圖。
中華白海豚是國內《野生動物保育法》列定的瀕臨絕種海洋生物、也是國際自然保育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極危」物種,2014年林務局曾推動白海豚重要棲息環境範圍劃設作業,然因劃設範圍過大,漁民及其他產業民眾反彈聲音過大而作罷。柯勇全表示,今年海委會「海洋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會更實務地評估出沒熱點,再劃設保護區,未來再由所在地縣市政府協助管理,推進白海豚的保護措施。

監測計畫以苗栗龍鳳漁港海域至台南將軍漁港海域為基礎,進行為期一年的調查研究,每季將由北至南調查至少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