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美麗的原鄉文化!感恩豐收與平安,屏東阿禮部落今舉辦年度小米收穫祭

文、圖片提供/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因莫拉克風災而遷到平地永久屋的「阿禮部落」,走過數個年頭,每年仍舊維持傳統文化舉行小米祭活動。在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的協助下,阿禮部落今(15)日舉辦了「阿禮部落小米祭」,不僅如此,祭典活動也邀請因莫拉克風災而遷村的吉露部落共襄盛舉,一同舉辦部落市集。而今年獲得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USR)支持的屏科大社區林業中心及義守大學團隊,同樣也一起參與部落市集活動,成為魯凱傳統文化的見證者。

阿禮部落的族人一同唱歌共舞歡度小米祭。

小米祭又稱收穫祭,意為感謝上天賜予小米做為魯凱族最主要的作物,並保佑族人平安與豐收,是魯凱族各部落每年8月15日左右舉行的年度重要節慶。部落的大頭目包基成說:「雖逢平日許多外地族人放下繁忙工作,返鄉參與部落最重要的小米祭,為了讓這個傳統的節日傳承下去,即使經過風災我們從未間斷,終於今年是災後第9年我們終於在部落舉辦,要平常散居各地的族人,青年都能常回來,並且維繫部落之間深厚的情誼。」

屏科大森林系陳美惠教授(左二)與團隊成員展示林下經濟產品。

一同參與小米祭的屏科大森林系教授陳美惠則表示:「屏科大團隊初期以生態旅遊作為原鄉重建的策略,這些年陸續陪伴台24線包括阿禮、大武、德文、達來等部落建立完整模式及旅遊服務體系。但生態旅遊屬於三級產業,部落的重生需要一、二級產業的支持,我們早在3年前就進行大武部落的林下一、二級產業的生產,未來將要繼續擴大導向三大項目林下經濟影響力。」

在屏科大團隊的協助下,近年來部落青年看見原鄉資源可貴,也期望投入原鄉部落經營,培養年輕一輩對於文化的意識和認同,連結原鄉與平地族人,是重建里山、再現里山的社會─生態─生產地景永續經營的關鍵。也因此,今年阿禮部落的文化傳承成長營,特別於小米祭前10天陸續展開,由部落領袖帶領青年會的青年們,進行石板採集教學、占卜、製作小米酒,一系列文化傳承活動在耆老的指導下,傳授各項文化、技能、儀式,以及祖先的生活智慧。

感恩小米露對於小米祭而言,為不可或缺的祭典物品之一,擁有深刻的文化意涵。

莫拉克風災即將屆滿10週年,阿禮部落以「小米祭」感恩精神,展示災後原鄉及百合基地永續經營成果,而屏科大作為陪伴部落重建的夥伴,也樂見於地方村落欣欣向榮的活絡景象,永不放棄的信念與人在家在的向心力,是重建與凝聚最好的資產。屏科大團隊也提及,期望後續能繼續為地方社區重建與環境永續再造努力,感受天地間共存共榮川流不息的原鄉精神。

原鄉小檔案:阿禮部落小米祭

阿禮部落的小米祭有許多動人的文化意涵,例如:感恩小米露,感念撒巴浪家族女性勇敢退敵的事件,每年在小米祭的第一口小米露必定由撒巴浪家族代表領受;男丁禮(Paalupu),接受族人祝賀家中添男丁,共享添丁的喜悅;佩戴百合花(Pasiabengelrai),為純潔女子配戴百合,表彰良好婦德與操守;情人的獻禮(Maaceacebe),只要是未婚男性無論年齡,均會在小米祭清晨送禮給心儀的女孩家人,女孩家人將禮品帶到祭場儀式中,分享女兒有郎君屬意的喜悅;未婚女性盪鞦韆,讓未婚青年及家長認識部落女子的機會。每個習俗皆代表部落最獨特又瑰麗的文化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