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治理如何兼顧生態友善?林華慶:納入公民參與是關鍵

文/ 洪嘉鎂 文/ 鄭芷穎 圖片提供/ 林務局

農委會林務局的國有林地治理工程絕大多數都與民眾生活安全有關,但當怪手進入山林挖掘、建築一道道混凝土建物時,對生態環境都會造成相當大的衝擊。林務局從去年開始將生態友善機制導入治理工程,期望降低工程對環境的衝擊,像南投的白石牙野溪整治工程就設立動物通道,動物也確實有利用設施,未來林務局會更加強公民參與程度,邀請在地居民及村里長一同討論、參與生態檢核,讓更多人一起關心這片土地。

國有林治理工程從生態出發

農委會林務局今(24)日舉辦「國有林治理工程生態友善推展交流座談會」,邀請關心環境議題及治理工程的團體與民眾與會討論國有林治理工程面臨的生態議題。

林務局雖然是國內生態保育機關,但也肩負國有林地防災的治理責任,該如何在面臨必須以工程治理的人為手段介入時,降低對自然生態的衝擊,儘快讓環境復原。

與會人員依據親身實地勘查狀況,對林務局提出工程改善方向。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去年林務局國有林治理工程導入生態友善機制,請各林管處成立生態整合工作圈,希望讓相關治理工程能夠更公開透明,但這一年來有個案引發不同意見,透過爭議可以促進政府與民眾的對話,可以讓治理工程有更好的執行方向。

烏來桶后溪治理與生態共存

2015年蘇迪勒颱風侵襲前,新北市烏來桶后溪的河道環境很好,但颱風侵襲後,桶后溪上游及兩岸大量堆積泥砂,可能造成洪患問題,原本新竹林管處預計清除淤沙200公尺,另外建設護岸、擋水牆、修整附近桶后溪林道等,但開工後幾天卻有民眾反映,原本預定保留的深潭遭到破壞、機具土砂留置在河道中,且該處是黃魚鴞生存環境應維持自然,清淤土砂應外運等。

河床的淤沙該如何清理與整治是一大難題,從施工方向、深度、清淤路線都須審慎考慮,避免影響生態及居民生活。

新竹林管處造山課課長林宜羣指出,一開始是依循林務局的「國有林治理工程生態友善機制作業成手冊」規範,委託生態公司執行治理,同時邀請NGO、生態學者、工程專家等進行現場勘查,確認當地生態環境,但收到民眾陳情後發現,之前勘查並沒發現當地為黃魚鴞棲地,就先全面停工、再複勘。

黃魚鴞屬於台灣珍貴稀有保育類,足跡遍布全臺,但估計領域數在500處以下,通常黃魚鴞是溪流生態良好的指標,他們的覓食偏好環境在河寬10公尺以上,石礫跟水域交界處的河段。林宜羣表示,後來發現廠商在作業上有疏失,重新評估生態狀況後,決定直接終止施工契約,至於已經清出的淤沙先用於修整桶后溪林道,剩餘部分則是暫置原區域。

白石牙野溪整治工程納入生態思維,山豬、蛙類等小動物順利通行

另一個工程與生態衝突的案例為南投林管處轄區的白石牙野溪土石流災害整治工程,南投縣魚池鄉白石牙野溪在102年遭遇蘇力颱風強雨侵襲後,也發生上游坡地崩塌,崩落的土石混合洪水形成土石流,淤積於下游河口處。考量到下游大林村居民生命安全及當地產業,林務局及水土保持局分別接續整治白石牙野溪上下游的砂石量,並在治理工程中納入生態考量思維。

從生態保育角度出發,在設計下游護岸工程時,在山豬經常出沒的地點設置橫向動物通道,將原本高築的堤牆改成緩坡,使其能順利通行;縱向設計則是將野溪整治的固床工工法進行微調,在兩側設置緩坡,表面鑲砌溪流的塊石增加糙度,讓蛙類、爬蟲類等小型兩棲動物可以在溪流中自由移動。

南投縣林管處治山課課長許文奕表示,動物通道在106年完成,並架設紅外線照相機進行生態監測,結果顯示,從該年8月至107年6月,監測到的野生哺乳動物計有8種,其中以山羌及台灣獼猴出現頻率最高,平均每月出現次數為17次,均有穩定出現活動。

白石牙野溪整治工程中,設置動物通道,林務局透過生態監測觀察,發現動物確實會使用通道活動。

為了有效調節泥沙量,白石牙野溪護岸工程呈現葫蘆狀。社團法人惜根台灣協會秘書長林子凌提出質疑,認為葫蘆狀造型與自然生態格格不入,生態友善的檢核應納入地景元素。

許文奕說明,白石牙溪護岸工程不同於過往平行溝渠的設計,為了順著河道流量變化,改變兩邊河堤之間的寬度,在水量驟增的河段拉寬護岸,使水深變淺、流速減緩,以容納淤滿的土石,讓河水有充足時間慢慢疏通,達到更好的調節效果。

林華慶也補充說明,葫蘆形狀除了可以在寬處容納更多土砂,窄處也能節省空間,將岸邊的林地保留下來,是更能保留生態的做法。

白石牙野溪整治工程考量到節能減碳及美化景觀,兩邊的排水溝由一個個裝有現地砂土、草種及肥料的「植生袋」堆砌而成,生長出來的草種將覆蓋在排水溝表面,達到綠化及減碳的效果。護岸坡面也導入該處培育的本土樹種,人工造林,營造友善生物棲息空間。

公民參與為關注焦點

面對工程與生態的衝突,林務局集水區治理組組長王昭堡表示,107年林務局國有林治理工程全面推動生態友善機制,各林管處成立工作圈與專家學者討論治理工程的必要性及現場狀況,並進行生態檢核評估施工面向,希望讓工程既有安全性,也能兼顧生態。

公民參與能否有效參與為座談會關注焦點,林務局在過去一年執行期間,發現有部分工程雖然有專家及NGO進行生態檢核,但缺少在地團體或居民參與,仍忽略部分生態環境議題。

生態檢核除了現場勘查了解環境外,座談會的與會人員也建議政府應評估生態工法對生態的破壞性,讓相關工程更能兼顧安全與生態。

王昭堡指出,先前主要是邀請專家、NGO團體與林管處等單位成立工作圈,但當地人會更了解環境狀況,因此現在相關工程有邀請在地居民及村里長一同討論,了解狀況。

由於林務局部分工程啟動時間可能落在前年或去年啟動,不見得能搭配生態友善機制推動,無法落實民眾參與。林子淩建議,林務局應該汲取各地林管處經驗,調整制度,加強最前端工程檢視,評估施工必要性。

王昭堡表示,未來將調整在地團體、居民與專家的比例,年底林務局的「國有林治理工程生態友善資訊網」將上線,屆時一般民眾也能了解工程執行狀況,甚至親自參與各項工程討論。

治理工程兼顧生態友善,首要卸除人定勝天的觀念

為維護環境,林務局評估目前有95%崩塌地,因為不涉及直接保全對象,如居民、水庫等,傾向不治理,林華慶指出,這是臺灣這個年輕島嶼的特性,地形都還在變化階段。

當國有林地治理工程與生態要達到平衡時,工程量縮減是必然趨勢,要如何讓民眾了解箇中緣由,這是一大難題。

林華慶表示,民眾應慢慢卸除人定勝天的觀念,雖然「危邦不居」但臺灣地狹人稠,很多人不得已得住在有潛在危險或是環境敏感帶,當政府迫不得已必須要用工程手段來介入環境時,維持保全強度為首要目的,過程中會盡量減少對環境的衝擊與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