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蝙蝠流浪街頭,蝙蝠救傷不要貿然動手撿取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臺灣蝙蝠學會

蝙蝠晝伏夜出的習性讓多數人很陌生,但其實牠就棲息在你我周遭。全臺已知蝙蝠有37種,民眾最常遇到是東亞家蝠,會以房屋縫隙作為棲所,其次有棕蝠、絨山蝠、高頭蝠等,白天牠們會倒掛在洞穴、樹葉、建物等地休息。

最近進入蝙蝠繁殖季,民眾在路上遇到被貓玩傷,或是從高處摔落受傷的蝙蝠可立即通報各地方縣市政府動保處,或以Facebook聯繫臺灣蝙蝠學會,由專業人士給予正確協助。此外,若發現無明顯外傷的蝙蝠,臺灣蝙蝠學會建議,可用毛巾手套將幼蝠撿起吊掛在附近高處,並給予水跟食物,等待媽媽接回,若2到3晚都沒有接回跡象,再進行通報。

全臺有37種蝙蝠 救傷通報集中在繁殖季與過年期間

你對蝙蝠的印象是什麼?是童話故事中跟著吸血鬼出現的小動物嗎?還是躲在山洞間的黑夜小精靈呢?

蝙蝠是唯一可真正飛行的哺乳類動物,全球目前有1300多種。

蝙蝠是翼手目總稱,唯一可真正飛行的哺乳類動物,屬於夜行性動物,大多為群體活動,白天會倒掛在洞穴、樹葉、建物等地休息。截至目前全球發現的蝙蝠約有1300多種,絕大部分蝙蝠以昆蟲或是果實為主食,外觀特點之一,蝙蝠的四肢及尾部間有一層翼膜,讓牠們可以像鳥類一樣飛行。

全臺已知的蝙蝠種類共有37種,民眾最常遇到是東亞家蝠,牠們會以房屋縫隙作為棲所,其次為棕蝠、絨山蝠、高頭蝠等種類,像是在椰子樹、棕梠樹上有時能發現高頭蝠蹤跡。

蝙蝠被一般民眾遇到的時機大多是受傷,臺灣蝙蝠學會統計,多數民眾會在繁殖季發現幼蝠從巢穴掉落,或是過年大掃除時發現蝙蝠蹤影。

繁殖季幼蝠救傷通報案件多

每年5月到9月間,國內大多數蝙蝠進入繁殖期,這段期間民眾遇到蝙蝠機率會大幅提升,有些幼蝠因為學飛或不小心而從巢穴掉落、受傷,被人類撿到,甚至有些是剛出生未長毛的幼蝠。

臺灣蝙蝠學會秘書長周政翰以東亞家蝠為例,蝙蝠1胎可生4隻,但只有2個乳頭,蝙蝠沒有能力將所有孩子扶養長大,意味著先天不良的蝙蝠就得被淘汰,與獸醫評估後,發現這類被淘汰蝙蝠就算被人類救起,養活的機率不到1%。

未長毛幼蝠被撿到後存活機率不到1%,民眾撿拾蝙蝠需套上手套避免被咬傷。

他進一步說明,蝙蝠出生3到5天會開始長毛,這類幼蝠被民眾撿到的原因大多是媽媽出去覓食,但沒有及時回巢,幼蝠有可能亂跑而從巢穴掉落等情況,這階段被人類撿到、妥善照顧後,存活率有機會提高至50%,若出生超過2周以上,存活率就會更高。

從通報來看,大多數案件都屬於幼蝠,但周政翰指出,前幾年常遇到有家貓會去抓蝙蝠,抓了不一定會吃掉,有時候是抓來玩,玩到翅膀斷掉,像是斷肢救傷就相對難處理,除此之外,也有蝙蝠被黏鼠板黏到,或是被蜘蛛網捕獲等案例。

周政翰表示,2017年學會共接到300例以上的蝙蝠救傷通報,這些救傷通報案例不僅只有1隻,像是今年6月20日就有民眾撿到20幾隻蝙蝠,研判是風將蝙蝠吹落,當時母蝙蝠已經死亡,存活的18隻蝙蝠也進行後續救傷處理。

遇到蝙蝠該怎麼辦?蝙蝠救傷不要貿然用手抓取

今年4月下旬,民眾林昌登在新北市鶯歌區建國路420號撿到一隻幼蝠,新北市政府動物保護防疫處獲報後立即派員前往帶回,後來在悉心照護下,蝙蝠逐漸茁壯,日前已帶回棲息地野放。動保處表示,蝙蝠救傷時間通常具急迫性,尤其是幼蝠,必須儘快做初步處理。

不過臺灣蝙蝠學會表示,如果發現幼蝠不要隨意撿取,幼蝠媽媽可能在牠掉落處的上方,或附近縫隙等待,可用毛巾手套將牠撿起吊掛在附近高處,給予水跟食物,未長毛餵食保久乳,長滿毛則餵食麵包蟲,等待晚上由幼蝠媽媽接回,若連續2到3晚都無法被接回,可通報學會。

周政翰強調,所有動物都有傳染疾病,碰觸蝙蝠要戴手套,避免被蝙蝠咬傷。

從過去臺灣蝙蝠學會的救傷案例來看,很多民眾會在白天撿到蝙蝠,看不出身上有外傷,在通報中形容蝙蝠看起來病懨懨,周政翰表示,但多數情況因為白天為蝙蝠的休息時間,呼籲民眾撿起蝙蝠後不要讓牠們曬到陽光,等到傍晚時就可放飛,通常這類蝙蝠有50%都能順利離開。

蝙蝠受傷原因相當多種,包含被貓玩傷、被蜘蛛捕獲等。

事實上全臺遇到蝙蝠的機率差不多,並沒有偏重在哪個地區,但從臺灣蝙蝠學會案例上來看,多數集中在臺北、嘉義等地。

周政翰解釋,都會型區域使用網路通報相對容易,而且在人為環境的確比較容易發現蝙蝠,因為郊區掉下來不見得會被發現,大多數蝙蝠可能就被螞蟻吃掉或是動物叼走,目前統計蝙蝠救傷通報案例,有47.5%在郊區、52.5%在都市,這些案例中有53.6%為成蝠、37.5%屬於未長毛或剛長毛的幼蝠,剩餘的無法辨識。

過去臺灣蝙蝠學會有做蝙蝠救傷包,內有迷你奶瓶、餵食低管、小紙盒、小襪子等,供民眾拾獲幼蝠使用,若民眾手邊沒有救傷包,卻遇見受傷蝙蝠,可直接洽詢各地方縣市政府動保處或是用Facebook聯繫臺灣蝙蝠學會,由專業人士給予正確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