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田全罩式防鳥網零損失,成本僅人工趕鳥三分之一

SAMSUNG CAMERA PICTURES

文/ 洪嘉鎂 圖片提供/ 臺東區農業改良場

小米採收季節即將到來,每當4月抽穗後,小米田就成為鳥兒「開趴」聖地,鳥害問題讓農民苦不堪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臺東區農業改良場(下稱臺東場)經多年試驗,開發出小面積小米田全罩式防鳥網,小米抽穗前架設全罩式防鳥網到收成,可100%保護果穗,小米0損失,且比起現行人工趕鳥成本每分地40,000元,防鳥網設備和人工架設成本只要16,700元。

不過山坡地架設防鳥網不易施工,可參考臺東場過去開發的太陽能人型驅鳥器,驅趕面積達1公頃,不受山坡地形限制,有意願架設防鳥網或太陽能人型驅鳥器的農民可直接洽詢臺東場。

小米逐漸成熟,小鳥開趴時間又到了

天氣逐漸轉熱,從4月起,臺東有些地區能看到逐漸轉黃的小米田,田中小米們開始彎腰鞠躬,對小鳥們來說,這是一年一度的歡樂開趴時光。

栽種小米需耗費大量人力趕鳥,避免小鳥把作物吃光。(攝影/洪嘉鎂)

小米是原住民傳統主食,目前在花蓮、臺東、屏東等地較多人種植,由於小米種子多,以種子為主食的小鳥不需耗費過多力氣就能吃到大量食物,從小米抽穗後,臺東地區小米農開始進入警戒狀態,深怕空中盤旋的小鳥會將小米吃得一乾二淨,鳥害問題每年深深困擾小米農。

小米栽培過程需耗費大量人力「趕鳥」,過去原住民部落老人家會嘗試在小米田四周製造聲響,或利用鞭炮驅趕小鳥,但一個人能力有限,只能驅趕一到兩分地,更大面積就得請人趕鳥。

小米田趕鳥時間從早上5點到下午5點,長時間且無趣的趕鳥生活總讓人想打瞌睡,一不小心睡著,鳥來了也不知道,而這些常光顧小米田的小鳥早已熟悉人工驅趕,部分小鳥甚至學會從田外數公尺降落,一跳一蹦進入小米田內大啖美食,防不勝防。

小米別怕鳥!我來「罩」你

臺東場這些年致力於小米田鳥害防制試驗,上個月18日在成功鎮北都歷段183 地號舉辦「小米有機栽培鳥害防制示範觀摩會」,發表小面積小米田全罩式防鳥網防制鳥害試驗成果。

臺東場副場長陳昱初表示,小米抽穗前架設全罩式防鳥網,可有效阻隔鳥類接近,實驗結果小米果穗損失率為0,從成本考量,不含人工架設費用,防鳥網成本0.1公頃約14,700元。而採用傳統方式趕鳥,一天工資1000元,目前從小米抽穗到成熟前需趕鳥約40天,總工資需花費40,000元,使用全罩式防鳥網成本僅為人工趕鳥成本的三分之一,平地架設0.1公頃防鳥網施工費用約2000元,且防鳥網可重複使用。

陳昱初指出,全罩式防鳥網利用黑網將小米罩起來,網子僅能隔絕鳥類進入,無法預防蟲害,如同家中常見的蚊帳,使用錏管、竹竿架設在田間四周,而四周網子都須使用重物壓緊,避免鳥類從縫隙中鑽入。

「全罩式防鳥網建議使用面積不超過5分地。」陳昱初說明,過大面積的防鳥網可能被風吹破洞,無法達到防制效果,從臺東場實驗結果來看,0.1公頃防鳥網使用到第5年都沒問題,推估使用年限可超過6年,不過防鳥網畢竟是塑膠製,長時間風吹日曬雨淋,仍會塑膠硬化,這是無可避免。

參與實驗的小米農黃夢瑤表示,小米疏苗後即可搭設防鳥網,之後就等待小米成熟採收,防鳥網能有效防制鳥害,田間操作不會有問題。

臺東場作物改良課副研究員陳振義表示,防鳥網離地至少2公尺,可依身高調整防鳥網高度,方便人員進出小米田。

山坡地架防鳥網有困難?沒關係我們還有人型驅鳥器

架設防鳥網可達到0損失優益成績,但臺東原住民部落的小米田有些分布在陡峭山坡地,防鳥網架設困難度遠大於平地。陳昱初表示,防鳥網需使用支架撐起網子,但山坡地地勢陡峭,須選擇不同長短支架架設網子,施工過程也比平地麻煩,不見得能找到人願意施工,就算有人願意架設,架設成本也會高於2000元。

人型驅鳥器可取代人力防治小米田鳥害,但僅能保護90%小米不受損害。

山坡地小米田可考慮臺東場之前研發出的「太陽能人型驅鳥器」,可大面積防制小米田鳥害,且不受山坡地影響。

陳昱初解釋,太陽能人型驅鳥器主要架設在田中間,四周架設響片、亮片等驅趕鳥類裝置,透過太陽能充電運轉機器,太陽能人型驅鳥器會啟動拉扯驅鳥裝置,目前一臺太陽能人型驅鳥器驅趕面積可達1公頃。

太陽能人型驅鳥器設置費用約35,000元到40,000元間,不含田間架設響片、亮片等材料費,但這套機器不會受到地形限制,只要能在山坡地架設驅鳥材料即可使用。

不過小鳥經多次驅趕、熟悉機制後,比較不容易被機器嚇跑,就像小米農人工趕鳥時,也得不時起身沿著小米田走一圈,避免小鳥躲在田內大嗑小米。

陳昱初坦言,少數小鳥熟悉機器運作後難以趕走,目前評估機器能保護90%小米不受鳥害,若加上防鳥網則可達到100%保護。如有防鳥網及太陽能人型驅鳥器架設需求的農友,可直接洽詢臺東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