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見解】面對非洲豬瘟產業發聲,吳昆民:做最壞打算,最好的準備

文/林慧貞 攝影/黃世澤

中國非洲豬瘟已累積13起疫情,美國、聯合國接連警告,非洲豬瘟恐傳到亞洲其他國家,從事養豬、飼料和肉品事業的祥圃實業董事長吳昆民曾經歷過1997年口蹄疫,面對嚴峻的疫情,他特別站出來呼籲養豬業者「自己的產業自己顧」,這段時間豬農應減少應酬,盡量避免進出別人的豬場,同時呼籲政府,除了提防中國豬肉走私,也要注意其他國家的肉製品原料是否來自疫區國,要抱著「非洲豬瘟會來」的心態,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

善用電話與視訊,減少豬農和飼料業者傳播感染機會

8月3日中國爆發東亞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9月疫情有擴大趨勢,6天就增加8起,累積達13例,讓鄰近的臺灣剉咧等,「現在我們豬農真的都很緊張。」吳昆民神情難掩擔憂,因為他曾經歷1997年臺灣口蹄疫之戰,當時全臺豬隻撲殺了3成,不僅失去每年500億日本外銷市場,加上屠宰、加工廠等等周邊產業損失,整體經濟損失高達1700億。

祥圃實業董事長吳昆民接受採訪,提及面對非洲豬瘟嚴峻的疫情,臺灣需要做好各方準備。(攝影/林慧貞)

吳昆民從販售飼料添加物起家,撐過1997年口蹄疫產業崩盤,後來也養豬、開餐廳、育種,2015年甚至蓋了一間豬肉分切場、設觀光工廠,近年更投入沼氣發電,希望推動養豬業升級,扭轉環保污名。面對非洲豬瘟,他認為,絕對不可以有僥倖心態,「要把非洲豬瘟當作會來。」

他表示,豬農沒辦法阻止民眾或不肖人士刻意走私中國豬肉製品,當務之急是顧好自己、提升養豬場生物安全,自家的飼料業務因應中國非洲豬瘟疫情,已經盡量減少到養豬場走動,用電話問候取代,原本中國業者在9、10月邀請臺灣業者到中國開會,現在也全部都取消了。

即便豬農很關心非洲豬瘟,他也呼籲,不要互相坐下來討論,盡量用電話、視訊;這段期間也減少應酬,不要到別人家養豬場走動;進出養豬場要洗手、洗澡。

「我們要讓農委會、防檢局知道,產業很重視非洲豬瘟防疫。」吳昆民認為,政府和業界要保持密切聯繫,業者主動彙整資訊,跟防檢局說產業界做到哪裡了,彼此互相配合,快速通報,建立防疫網絡。

邊境加工品要注意原料來源

除了養豬業者自律,吳昆民也呼籲政府加強邊境管理,1997年口蹄疫就是來自新竹南寮漁港走私的中國豬,政府雖明定中國肉製品不能進口,但現在坊間仍買得到中國加工肉品,農政單位應該加強取締。

他呼籲,要加強對民眾的宣導,不要從疫區帶豬肉,而且除了來自中國的航班,也要注意其他國家的肉製品,是否有中國來源豬肉,因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飼養國,部分國家可能會買進中國豬肉當原料加工,最後產品標示來源卻是加工國,不得不慎。

廚餘養豬應找到雙贏之道

對於農委會在疫情升溫後,可能禁止廚餘養豬的做法,吳昆民雖然是用一般飼料養白豬,但並不反對廚餘養豬。他認為,非洲豬瘟防疫是公共議題,此時不要再互相說誰好、誰不好,應趁此機會討論豬肉產業如何升級。

他舉例,環保署明定廚餘養豬要有加溫蒸煮設備,廚餘必須加熱到中心溫度 90℃以上至少一小時,且業者還要花時間載廚餘、撈出廚餘裡的塑膠袋和其他不易被豬消化的東西,若業者有認真落實法規,其實廚餘養豬成本不比飼料養豬便宜太多,但重點是豬農要按照規定蒸煮。若有豬農沒辦法落實蒸煮,這些豬農就要考慮用飼料。

如今臺灣的黑豬依舊多採廚餘養豬的方式進行,吳昆民認為後續就飼料育養方面,也可加以討論,發展出黑豬專屬的飼料配方。

現行廚餘養豬大多是飼養黑豬,有豬農認為,用廚餘養才能顯現黑豬的特殊風味,擔憂禁掉廚餘會打擊黑豬文化。不過吳昆民指出,其實可以配出黑豬專屬的飼料配方,例如黑豬需要長時間飼養,約11、12個月以上,飼料就能量身打造,讓黑豬一樣可以在11個月後上市,而且這樣的飼料配方,會比飼養6個月就要上市的白豬飼料便宜。

他認為,現在市面上只是沒有針對黑豬開發專屬飼料,但技術上其實不難,政府和民間在討論此議題時,應明確指出,若要用廚餘養豬,需具備什麼條件,達不到條件的豬農,有什麼樣的選擇,理性探討優缺點和應該執行的配套措施,不要讓豬農覺得自己一直被指責。

廚餘還是可以循環經濟,但要做好分類

目前臺灣的廚餘有三分之二依賴養豬去化,吳昆民認為,若廚餘養豬數量減少,必須思考廚餘如何處理,日本的廚餘也是當飼料,但經過許多科學方法再製,而不是讓畜牧業者直接餵動物,臺灣在思考廚餘如何去化時,可以多參考日本經驗。

日本認為家用廚餘因分類、收集困難,難以回收再利用,因此皆直接焚化處理,其他食品業等相關事業廢棄物的廚餘,則選擇適當的原料做不同肥料,例如蔬菜、啤酒糟、豆渣等生廚餘可作為青芻飼料;其他不需加熱處理的原料,則可以用液體方式運輸使用;若溼度較高,則可用麵粉、米等等易吸水的原料,降低濕度。

吳昆民表示,日本的廚餘循環經濟很值得參考,但臺灣若要發展,一開始的廚餘就要確實做好分類,他強調,自己並非反對廚餘養豬,而是希望在討論這個議題時,提出其他國家的做法,讓大家共同思考,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