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地層下陷重災區,雲林第一棟成龍濕地高腳屋落成

文/林宜潔

首圖攝影/林宜潔

攝影/林宜潔

因地勢低窪遭海水倒灌而形成的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在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邀請觀樹基金會入駐之下,於2009年開始在成龍村推動社區營造,至今舉辦連續9屆濕地國際環境藝術節,更於昨日(11日)落成雲林縣第一棟「防洪示範建築」濕地高腳屋,未來將作為環境教育說書館,傳承「成龍濕地」的社區營造經驗,翻轉西南沿海的悲情形象,分享與水共生的生活故事。

地層下陷不可逆,建示範住宅,尋找與水共處的方向

雲林縣口湖鄉成龍溼地原為農田,因地勢較低且超抽地下水,導致地層下陷,1986年後兩度因颱風引來海水倒灌,農田至此被淹沒,甚至荒廢。依照國科會資料,臺灣沿海每年約上漲0.57公分,雲林地層下陷速度每年約2.5~3公分,是全臺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成龍濕地在20年前原本都是農田,地層下陷颱風海水倒灌之後,成為一片沼澤,已無法供給生產。圖為法國環境藝術家Myriam du Manoir今年的環境藝術創作。

「我們那時候會邀請觀樹基金會進駐,就是希望翻轉西南沿海這種悲情的形象。」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林務局於2005年起就以「生態休耕」補貼的概念,向成龍村民承租了約40餘公頃的溼地,鼓勵村民維持溼地環境,營造野生動植物棲息空間。因為社區營造需要長期經營,林務局在2009年找上了關注環境教育的觀樹基金會「進駐邁入第9年,這棟防洪建築算是一個里程碑」。

觀樹基金會董事長施崇棠表示,觀樹基金會在林務局及雲林縣政府協助下,自行籌備經費(約新台幣1,200萬元)設計、興建成龍濕地高腳屋的防洪示範民居。目的還是希望作為順應地層下陷環境的建築範本,呼籲大眾正視地層下陷及氣候變遷等環境議題。

雲林縣首棟防洪示範住宅「蝦董ㄟ躼腳厝~成龍溼地說書館」由觀樹基金會自費建立,昨日落成。(圖片提供/林務局)

這棟命名為「蝦董ㄟ躼腳厝~成龍溼地說書館」的高腳屋,外觀為傳統的3層樓建築,為了因應地層不斷下降與海平面上升,1樓以樑柱架高3公尺,居住空間由2樓算起。1樓可以作為平常整理漁具或者停車的空間,3公尺的高度讓未來30年就算地層下陷90公分,仍有使用價值。且外牆還掛上在地蚵殼來防曬隔熱,另考量長輩不便爬高,也設置了自走式的樓梯。可謂兼顧防災、綠建築與鄉村人口高齡化的多功能住宅。

「地層下陷是不可逆的環境議題,我們會以這裡為基地,陪居民找出跟環境變遷共處的方案。」觀樹教育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表示,除了雲林口湖,臺灣西南沿海1千多公頃都在共同面對地層下陷的威脅,「不只是示範住宅,我們把它打造成有生命故事的解說館。」洪粹然指出,成龍濕地高腳屋裡有豐富的故事展示與解說,盼以成龍在地的經驗出發,與各地夥伴連結。

「觀樹在這邊蹲點蹲了9年,接下來農委會當更好的後盾。」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日到訪,十分肯定觀樹基金會對成龍濕地的耕耘,鼓勵觀樹基金會整合社區夥伴,向中央提案,承諾將全力協助後續的社區營造。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左二),觀樹基金會董事長施崇棠(右三),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右二)協同雲林縣相關單位到訪成龍濕地,由觀樹基金會執行長洪粹然(右一)陪同解說成龍濕地的社區營造始末。(圖片提供/林務局)

蹲點9年,透過藝術培力社區意識

除了甫落成的高腳屋,觀樹基金會在成龍濕地舉辦「成龍溼地國際環境藝術節」已邁入第9屆,每年皆以不同主題,邀請國際環境藝術家駐村,與成龍村民和成龍國小的學生利用蚵殼、竹材等天然可回收的在地素材,進行大型環境藝術創作。目前累積國內外40幾位藝術家,共創作了100多件作品。

「我們會讓成龍國小的學生跟藝術家配合,學習不同的文化與藝術。」長期駐點成龍村的觀樹基金會主任王昭湄表示,小學生是值得培力的社區種子。觀樹不僅協助提供「濕地海洋課程」,帶領學生認識在地文化,也在國際藝術家來訪期間,提供文化與藝術製作課,開拓在地教育的新方向。「當初第一屆參與的小學生都是大學生了,他們現在再回來,對這裡也會有不同的想像。」

觀樹基金會連續9年邀請國際環境藝術家駐村,與村民協力創作環境藝術作品,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觀賞。

「讓村民參與藝術節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透過邀請村民接觸這塊濕地,過程中才會產生情感跟自信。村民自然會關心保育這塊濕地,這是社區培力的關鍵。」洪粹然表示,舉辦國際藝術家駐村只是過程,讓村民共同打造自己的家園,喚起社區意識,才是觀樹基金會真正希望推動的事。

2015年,成龍村發生「拒設火葬場」抗爭事件,口湖鄉在地鄉民串連走上街頭,成功擋下火葬場設立,是雲林縣近年少數抗議事件。2016年,成龍村民首度自發參與了藝術節的創作,去年成龍社區發展協會正式運作,將原來的社區廚房改制為服務村中長者的長青食堂。由觀樹基金會發起不抽地下水的「文蛤生態養殖」,也由在地青年接手,成立「成龍溼地鳥仔區生產班」。洪粹然認為,這些改變都讓他更加明白,當初決定進駐成龍是對的。

成龍在地青年李國龍表示,「村民一開始會比較排外,畢竟來了一群不認識的人。過了好幾年大家才慢慢了解,我也是讀了文創相關科系才開始認識,大家也會想說這個村是我們自己的,別人一直幫我們,我們是不是也要做一些事。」李國龍說明,自己已經連續三年回鄉協助環境藝術節的進行,很多在外認識的朋友現在都會特地前來成龍濕地,家人跟鄰居才漸漸開始改變想法,覺得自己住在一個不錯的地方。

兩度參與「成龍濕地環境藝術節」的臺灣藝術家李簣至表示,自己今年再回來創作,感覺到村民對環境關心的程度提升了。「村民經過都會主動來一起聊環境保護相關的話題,你會覺得生活在這些環境藝術品當中真的會改變。」李簣至指出,自己十分認同以環境教育為出發的藝術節。「不是嘉年華式的舉辦活動,真的會對社區帶來好的影響,會變成教育的計畫,就能永續下去。」

臺籍藝術家李簣至(左一),義大利籍藝術家Marisa Merlin(左二)與法國籍藝術家Myriam du Manoir(右一)今年都二度回到成龍濕地進行新的環境藝術創作,並與當地村民,小學生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