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以外唯一分部,「亞洲狂犬病診斷能力比對中心」落腳臺灣

文/林宜潔 攝影/林宜潔
2013年臺灣打破52年無病例的紀錄,重回狂犬病疫區。隔年,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下稱畜衛所)與法國南錫(Nancy)狂犬病參考實驗室合作研究狂犬病防疫。在法方輔導下,畜衛所今成立「亞洲狂犬病診斷能力比對中心」,為法國以外全球唯一分部,未來將負責提供亞太地區狂犬病實驗室的檢驗樣本,協助各實驗室測試、維持儀器檢驗敏感度、確保檢驗人員正確操作實驗,提升狂犬病防疫強度。

臺法研究建立互信基礎,臺灣分擔亞太地區實驗室檢驗能力比對工作

臺灣在1961年離開狂犬病疫區後,在2013年因出現鼬獾感染狂犬病案例重回疫區。2014年,畜衛所與法國南錫實驗室簽訂臺灣鼬獾狂犬病病原性試驗合作備忘錄,推動狂犬病防疫工作。

法國南錫實驗室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狂犬病參考實驗室、世界衛生組織(WHO)狂犬病專家合作實驗室,歐盟狂犬病參考實驗室,更是全球唯一狂犬病診斷能力比對中心。

近年來法方協助畜衛所達成多項里程碑,包含建立狂犬病中和抗體檢測技術、口服疫苗於鼬獾之安全效力評估,也通過歐盟能力比對試驗。去年,畜衛所獲歐盟認可為犬、貓、雪貂狂犬病中和抗體檢測實驗室。今年6月通過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審核,臺法雙方簽訂狂犬病合作計畫(Twinning project),並進一步畜衛所成立「亞洲狂犬病診斷能力比對中心」。

「法方非常肯定臺灣在狂犬病防疫技術上的付出,不僅一起做計畫,也認為臺灣有擔任亞洲比對中心的能力。」農業委員會家畜衛生試驗所所長杜文珍表示,臺灣近年在鼬獾與白鼻心的狂犬病研究有成,與法方對狐狸與蝙蝠的狂犬病研究互補,共同在國際會議上發表研究成果,才有今日擔綱亞洲狂犬病診斷能力比對中心的能力。

在法方協助下,畜衛所去年獲歐盟認可為犬、貓、雪貂狂犬病中和抗體檢測實驗室。(圖片提供/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

未來負責提供亞太區域實驗室的檢驗樣本,加強區域防疫能力

杜文珍說,亞洲狂犬病診斷能力比對原本由法方單獨負責,在建立研究互信基礎之後,未來畜衛所將接手亞太地區實驗室的狂犬病檢驗能力比對,負責提供樣品給亞太地區的實驗室,協助各實驗室維持檢驗標準。

「我們未來會負責發檢驗樣本給亞太地區的狂犬病實驗室,他們做完分析後,把報告寄回來,我們就會根據報告,協助各實驗室校正儀器,或者調整檢驗程序。」杜文珍解釋,各實驗室平均一到兩年會做一次實驗校正,以維持實驗品質。往後,畜衛所製作的樣本,就會在不透露是否含有病毒的前提下,寄給各實驗室,測試各實驗室的檢驗能力。未來,畜衛所將朝成為狂犬病參考實驗室努力。

今天的合作計畫開幕活動共有10國狂犬病專家與會,法國南錫實驗室負責人Florence Cliquet也表示,與畜衛所的合作計畫是實驗室成功推展共同研究的展現,對於強化區域防疫網絡相當重要。

Dr. Florence Cliquet 研究狂犬病達 20 餘年,為 OIE 及 WHO 的狂犬病專家,今代表法國南錫實驗室出席亞洲能力比對中心揭牌儀式。

全球每10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狂犬病,世界動物衛生組織推2030年人類零死亡

狂犬病是國際重要人畜共通傳染病,發病後致死率可達100%,如果在發病前接種狂犬病疫苗,幾乎能夠達到完全治癒。農委會主委林聰賢今早出席活動時指出,全球每年有將近6萬人因感染狂犬病死亡,平均每10分鐘就有一個人死於狂犬病,而且大多數都是孩童。

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亞太區域代表釘田博文也指出,2015年,世界動物衛生組織、世界衛生組織(WHO)、世界糧農組織(FAO)與全球控制狂犬病聯盟(GARC)在瑞士日內瓦召開狂犬病全球會議,會後發佈戰略目標,希望在2030年達到人類感染狂犬病零死亡。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則說明,臺灣雖然在2013年在出現野生鼬獾感染狂犬病的案例,然在2015年後,每年檢出陽性的動物案例都保持在100個以下。他指出,臺灣衛生單位跟農政單位合作推廣衛教工作有成,從2013年至今,臺灣並無人類因感染狂犬病致死的案例。

防檢局局長馮海東則說明,亞洲一直是狂犬病防疫的熱點,尤其是東南亞跟印度,他舉例,去年中國感染狂犬病死亡人數達到500多人。馮海東說明,要控制狂犬病疫情,必須持續推行家畜注射狂犬病疫苗的政策。他說,雖然臺灣目前的疫情主要出現在野生動物,但犬貓跟人最靠近,用疫苗降低犬貓的感染風險,對人的威脅就會跟著大大降低。

2013年臺灣再度出現野生鼬獾感染狂犬病的案例,在2015年後,每年檢出陽性的動物案例都保持在100個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