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耕田的體貼招徠350隻黑腹濱鷸度冬 還有東方環頸鴴

黑腹濱鷸是水鳥,但有趣的是,腿很短,又不會游泳,無法在一般的水位較高的濕地棲息,牠需要泥灘地。(圖片提供/林哲安)

宜蘭的水稻田,1年只會種一期作,7月收割,8、9月種綠肥,接著就是放水淹田,不過,淹水高度,也能成為一種體貼。宜蘭有稻農11月至隔年2月,淹田的水刻意放得少,讓稻田成為水很淺的泥灘地,還留下一些再生稻,讓冬天來作客的候鳥們可以覓食;在田梗種花種果樹,讓草長起來,提供候鳥們留宿之所。做了這許多布置,今年的冬季,果然迎來許多嬌客,在壯圍的這塊水稻區,觀察到350隻黑腹濱鷸這裡棲息度冬,超越前2年同時期的數量。

黑腹濱鷸並不是國際性的保育稀有鳥種,每年10月至3月來臺灣度冬,族群穩定,偶爾甚至可見到百隻以上的鳥群集體活動。林務局羅東林管處指出,近年在「東亞澳洲遷徙線」上,因為沿路各國的濕地不斷地被開發利用而快速減少,使得黑腹濱鷸數量快速下降,由「非常多」變為「普通」,且在「臺灣鳥類紅皮書」中,黑腹濱鷸被列為國家易危(NVU),亟需重視。

羅東林管處推動國土生態綠網,合作田區及周圍水田面積有45公頃,不僅觀察到350隻黑腹濱鷸,也有將近200隻的東方環頸鴴及近百隻的田鷸棲息。黑腹濱鷸是水鳥,但有趣的是,腿很短,又不會游泳,無法在一般的水位較高的濕地棲息,於是,在壯圍種稻的農民林哲安2014年發起水鳥保育工作,在自己與朋友的水稻田實施友善耕作,2017年參加林務局的生態系服務給付後,又有更多的能力,把棲地環境營造得更好,不論是做為候鳥的度冬之地,還是做為留鳥繁衍後代之所,都更加稱職。

營造候鳥良好的度冬環境,首先是友善耕作,不使用化學農藥及肥料是基本,一期作水稻7月收割後,8、9月種綠肥,10月犁掉綠肥後,就放水淹田,維持至隔年的2月,稻田淹水高度要低,讓田維持在泥灘地狀態,這樣的泥灘地可以長草,他們也在田梗種了野薑花及香蕉樹,有了這些植物,環境生態都會豐富起來,為鳥類營造更好的棲息環境。

林管處指出,新南村已連續2年秋冬,配合國土生態綠網計劃調整休耕田水位,使水田保持在鷸、鴴科水鳥喜愛的泥灘地程度,這樣的努力從今年秋冬的黑腹濱鷸族群數量證實初步成果獲得令人振奮的回饋。

在休耕水稻田裡覓食的灰斑鴴及黑腹濱鷸(圖片提供/林哲安)

來臺度冬數量日益減少的長趾濱鷸(圖片提供/林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