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照調整產期,晚上開燈的百香果園,春夏也吃得到酸甜好滋味

文/林宜潔 首圖提供/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攝影/謝佩穎
臺灣有八成的百香果集中在南投埔里,產季主要在6月到隔年2月,因百香果適合生長在20度到30度的環境,夏季的平地難以種植,過去一直有產期、產區過度集中的問題。臺中區農業改良場發表全新「平地百香果產期調節電照技術」,透過溫室栽培、夜間燈照、根部保溫,開闢平地農民的新生產模式,成功在今年3到5月於彰化溪湖種出每公頃10公噸的成績,價格是盛產期的3倍,今年預計推廣到南投集集、竹山。

臺灣百香果產地、產期都集中

臺中區農業改良場(下稱臺中場)昨(1日)舉辦116周年場慶,同時發表平地百香果產期調節電照技術。

臺灣百香果種植最早始於1900年代,1980年代種植面積最高曾達1,213公頃,後來受病毒病影響,生產面積遽減,一度剩下不到三成。病毒病目前無藥可醫,農民改採每年更新健康種苗的種植方式,再加上近年來因百香果栽培技術提升,品質、價格佳,種植面積快速回升。

2017年,全臺百香果栽培面積約680公頃,鮮果年產量1.1萬公噸、總產值達到8億元,以南投縣為最大產區,佔全臺生產總面積78%,光是埔里鎮就有約400-500公頃。

「產區集中,產期也集中。」主要研究百香果栽培的臺中場助理研究員張富翔表示,埔里百香果多在農曆年後下苗,收成時間集中在每年6月到隔年2月。因此,每年的3-5月,百香果就因來源短缺,價格飆升,產期平均每公斤30-60元的百香果,到了3-5月最高可來到每公斤200元。

百香果栽培面積近年上升,主流種植品種為台農一號,鮮食與加工都適合。

氣候條件不適,平地生產百香果不易

受市場鼓舞,中部平地也興起種植百香果的熱潮,然依氣候條件而言,不如埔里等淺山地區理想。張富翔指出,百香果開花以20-30度最為合適,光照時間最好達到每日11小時以上。

「平地冬天風太大,夏天又太熱。」張富翔指出,農曆年後定植的百香果苗,會在5-12月之間陸續開花,跟埔里海拔約450-750公尺相比,平地夏季動輒超過30度的高溫,容易使百香果無花芽,也會產生授粉障礙,導致結果不易,影響產量。另外,邁入結果中後期時,平地冬季風勢較強,也容易造成枝條、果實損傷。

張富翔表示,去年開始投入平地百香果產期調節電照技術試驗,除希望補足百香果3-5月的市場缺口,也期望開闢平地百香果農全新生產模式。

以電燈照明、根部保溫克服氣候挑戰,試種一年成功收成

臺中場場長林學詩表示,平地百香果產期調節電照技術結合了冬季夜間電照、設施栽培、生物性堆肥、液肥施用,是百香果產期調節,全年供貨的新技術。

張富翔說明,有別於主產區埔里多在農曆年後下苗,新技術調整為6-7月下苗,9-4月為花期,「12月開始就能陸續採收,一路採到隔年6月,最大宗收成期就會落在3-5月。」

張富翔指出,新的栽培模式於秋冬開花,日照時間較短,溫度偏低,是新技術需克服的主要挑戰。「11月底開始日照變短,我們就啟動晚間電照,2*3公尺安置一盞,每個燈泡約10瓦,每晚開燈約4小時,幫助開花。」

他說明,有別於主產區埔里多以露天栽培,新技術以平地設施栽培為主,才能準確控制溫度。他補充,百香果的酸度容易受溫度影響,溫度越低,酸度越高,設施栽培大約可以提升5度。當氣溫較低,影響昆蟲授粉率,也會需要以人工進行。

張富翔表示,栽培期間也建議以生物性堆肥保持根部溫度,另使用液態肥,提升冬季營養吸收。

新栽培模式建議以生物性堆肥保持根部溫度,避免冬季過於低溫影響百香果生長。(圖片提供/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首年試驗成功,今年預計於中部推廣

去年,臺中場首度在彰化縣溪湖鎮的百香果園進行新技術試驗,今年3-5月,一公頃的果園成功收成10公噸,證明電照技術試驗能成功在非產期產出百香果。

成本方面,張富翔說明,電照設備每公頃建置成本大約55萬,每年電費約2.5萬。如將3-5月每公頃達10公噸的總收成,以平均市價每公斤100-200元計算,可以提升百香果農友粗收益每公頃150萬。

張富翔說,除了3-5月以外,其它時間也會收成,平均一整年產量能和南投山區相匹敵。「最大負擔還是設施,一公頃溫室建置成本約700萬。」張富翔說,新技術較適合原本就有設施的農民投入,今年預計會在南投縣集集、竹山等地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