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要種米、護生態、小旅行,地方創生如何跳脫社區營造困境?

文/林慧貞 攝影/林宜潔

國家發展委員會喊出明年是「地方創生」元年,要發展鄉村產業、減緩人口流失。不過有許多專家提醒,臺灣十幾年前做社區營造,到後來農村再生計畫,加諸給農村太多壓力,不僅要求農業生產,同時得維持生態環境,還要發展觀光、小旅行,「高齡化的農村和社區根本做不來」。呼籲未來推動地方創生,必須考量每個農村的特性,訂出優先順序和發展目標。

生產、旅遊、環境保護,加諸到農民身上壓力太大

農民好忙,早上要種田,忙著加工產品、出貨,晚上還要上臉書寫文章互動,不時要帶個農村小旅行。從民國90年代開始的社區營造,到近年的農村再生,都強調要讓人口回流農村,賦予許多任務給當地民眾,但這真的有助於改善農村人口外移沒落的問題嗎?

財團法人豐年社與臺灣大學生物產業傳播暨發展學系共同主辦的《地方振興,打造宜業宜居宜遊新農村》座談會,邀請許多曾經做過社區營造、農村再生的專家學者、地方政府,以及第一線社區民眾和NGO團體,共同討論如何打造宜業、宜居、宜遊的農村,會中許多專家提出了上述的質疑。

社區居民必須有共識、人力和技術經驗,才能發展觀光旅行。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暨社會科學系教授賴守誠表示,將觀光旅遊、生態保護等等,一下子加諸在農民身上,壓力太大,「他們(農民)還是小家戶,即使你跟他們說這很重要,但他們還是做不來。」

賴守誠認為,若有些農民條件、環境適合,時間也多,可投入專業旅遊,專家、業者、市場開發夥伴也可以一起來支持,但建議不要一直把東西加進來,地方壓力很大。

他補充,農村或鄉村的宜業、宜居、宜遊要做一點切割,當成三個不同事業對待,這不代表只能做一個,而是各自有各自的要求和專業。

找出地方特色,才能知道要往哪裡創生

身在第一線輔導農村的高雄市農業局簡任技正陳瑩蓮也相當有感,他表示,在推動社區發展過程中,的確很多人覺得要發展觀光,「但有些社區老人家非常多,社區存在的價值不是做觀光旅遊業。」例如燕巢區的金山社區都是老人居多,因此社區中午推動共餐、送餐,若老人家沒出現,就會主動到他家探詢是否需要幫忙。

要發展觀光旅遊必須社區自已有能量和意願。陳瑩蓮舉例,高雄市在鄉村推一日農夫,一開始就嚐試收費,而且不便宜,一個人要7、800元,支付採果、風味餐費用,這樣社區才會願意做。

社區辦完活動後覺得不錯,會自己想活動過程哪裡不夠乾淨、不完善、農產品安全等等。例如就有社區意識到,遊客來採荔枝都會問農藥殘留安不安全,但是當地連吉園圃標章都沒有,此時政府力量就可以進去輔導。「這樣可以事半功倍,而不是政府一直要他們去做什麼。」

他感概地說,許多有資源的社區,農業、社政、衛福單位都會要求他們做東做西,這樣會爆炸。

高雄市農業局簡任技正陳瑩蓮認為,要發展觀光旅遊必須社區自已有能量和意願(圖片提供/豐年社)

如何凝聚地方共識?

與會許多專家學者都認為,不論推動地方創生,或者宜業宜居宜遊的農村,都應該要先找出社區的特色和需求,排出優先順序。

臺南市後壁區仕安社區合作社成立於2013年,種植友善、不用農藥的稻米,共同運銷,所得回流到社區,當成老人共餐、醫療專車、小孩課後輔導經費。理事長廖育諒表示,社區產業不能只靠政府,必須自立,政府和其他機關能做的是協助找通路,「我們不要經費,要通路。」

而在找出地方需求、凝聚共識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扮演重要的角色。臺灣城鄉發展協會理事長吳勁毅表示,必須有制度性地讓鄉鎮公所和社區民眾合作,共同面對地方問題、討論解決之道。

例如現在有些人雖然到鄉村定居,但平常開車去別處上班,把農村當成旅館住,這樣的人社區該如何看待,「如果沒有地方公所和當地居民共同討論,地方沒辦法講出來。」

吳勁毅語重心長表示,如果沒有方法讓鄉鎮公所和社區的人共同面對地方問題,這個地方不會翻轉;鄉鎮公所若能好好發揮功能,公民也能共同參與,這個社區就不會因為社區理事長換人,或者鄉鎮長換人就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