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農會辦理「食農體驗活動」,總幹事張永成:引領民眾「吃當地、吃當季」

內容提供/中華民國農會

食農教育風潮方興未艾,中華民國農會結合35家農會並整合在地人、文、地、產、景資源,今年暑假共同推出「食農體驗,幸福實現」107年食農體驗經典路線活動,彙整43條路線合計95梯次之農業體驗活動,希望讓民眾更加親近農村、農民與農作物。

食農體驗經典路線活動內容詳情可上中華民國農會網站(www.farmer.org.tw)查詢,另印製活動手冊預計5月中下旬陸續於部份火車站供民眾索取,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表示,歡迎大家來體驗「吃在當地、吃在當季」的樂趣,期待透過這些食農體驗活動,讓參與民眾在寓教於樂中,接受「地產地消」等觀念,更加支持國產農產品,進一步活絡臺灣農業,甚至帶動更多年輕人投入農業,改善缺工問題,而守護臺灣農業正是農會的存在價值。

雲林縣斗南鎮農會推出的食農教育路線中,將讓大家體驗採收絲瓜樂趣。(攝影/林佑徽)

農會辦理「食農體驗活動」,鼓勵民眾「吃在當地、吃在當季」、總幹事張永成怎麼說:

全臺灣總共有302家農會,每家農會本身都有家政、四健、與農事推廣等部門,這些部門常常舉辦在地農產品推廣的相關活動。我過去參加活動的經驗發現,大部份都是「內在消費」,也就是在地民眾的參與,我認為這樣模式產生的食農教育效果不佳。此外,所有農產品最好吃的時候,一定要在當地吃,在當季吃。

因此,中華民國農會認為,辦理食農教育體驗活動首先須讓民眾「吃在當地、吃在當季」,並且透過整合資訊與整合行銷,促進外地人來參與及消費,地方的農業才有無限擴展機會。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在訪談中不斷強調「吃在當地、吃在當季」的重要性。

我們也期待未來農會可以多做「異地行銷」!臺灣實際從事農業的縣市,占不到臺灣人口的1/3,但是大部份的農產品消費是在都會區。所以我們期待藉由中華民國農會此次的整合行銷,把各地方具特色的人、文、地、產、景等資源推廣到都會去,甚至把所有的故事都拉到消費地去行銷。如此一來,相信有更多消費者,或是更多對食農教育有興趣的民眾,願意來參與農會的活動。

目前臺灣所有農會裡面,資源整合與異地行銷做得相當好的有「南投縣信義鄉農會」,其辦理活動參與人數可達數千人。信義鄉農會從梅花開花起,隨著梅子的生長季節,開始安排所有行銷宣傳活動,營造出節慶行銷氣氛,包括梅子採收和加工階段,消費者都能有參與機會。

從信義鄉農會的例子來說,如果辦一個活動只是讓在地農民或在地鄉親來走馬看花,沒有提升外地民眾的參與和消費,那麼就失去了行銷推廣的意義。

另一個例子是,以麻油為特色的「臺南市西港區農會」,辦胡麻油產業節慶時的人潮,能達到2天分別有2萬多人參與。我認為西港農會的胡麻油賣得供不應求,最主要原因就是外地人的消費。如果只侷限於當地人參加,而沒有讓外地人來參與、消費,也許很多人仍不知道西港區的特產是麻油。

雲林縣麥寮鄉農會的食農教育體驗中,具50年西瓜栽培經驗的西瓜達人許得水,將教導民眾西瓜栽種與挑選知識,還能現採現吃。(攝影/林佑徽)

農會與農民化身導覽員,推廣在地「人、文、地、產、景」

中華民國農會去年開始舉辦小朋友的夏令營活動,主要是希望從小就讓他們了解食農教育。當小朋友還很小的時候去接觸農業,他們對整個農業的價值才會有所認識,才會知道珍惜食物。

因為去年活動得到很大的迴響,今年「食農體驗,幸福實現」的食農體驗經典路線活動,規劃讓消費者基於使用者付費的觀念,支付部份相關費用,辦理農會同樣也負擔部份經費,讓大家來了解食農教育的意義,也認識各農會所在地區的人、文、地、產、景。

我們希望透過整合行銷策略,改變各地方農會辦理活動的思維模式,從過去傻傻地做、不懂得如何呈現出自家農會的特色,轉變成有能力呈現出農會與所屬地區的地方特色。

現在一個值得留意的趨勢是,很多民眾參加活動的動機,不只是單純想來吃某個食材,而是希望來聽故事,希望能接觸當地的人、文、地、產、景等各個面向。因此我們的目標是做到「農業不只是農業」,農業可以帶來更多想法,在地農會與農民能化身為導覽員,讓所有吃過地方農產品的民眾內心有一番體會,未來能變成農業的傳播者!也就是說,希望參與者可以跟親戚朋友分享他到哪裡去、吃了什麼、農村鄉親是多麼熱情……等。

在農場主人的指導下,小朋友們得以親手體驗採收絲瓜,都感到相當的興奮呢。(攝影/林佑徽)

耕耘「地產地消」觀念,支持臺灣本地農產品

對在地農民來說,參與這些食農教育體驗活動,就像鄉下人辦桌一樣,是用很歡喜的心情,不計代價、不計成本地來招待大家。我們希望民眾能對農業、農村以及農民,慢慢地滋生一種感情。當這種情感連結建立之後,民眾會把農民當成自己人,農民的苦和辛酸,大家就能感同身受。如此,我相信慢慢地「地產地消」的觀念就能建立。

以日本的「地產地消」運動和韓國「身土不二」運動為例,即使國外進口的農產品價位較低,日韓消費者對於自己國家所生產的農產品,總是能不計代價地優先購買,這對農民而言是非常大的鼓勵。

目前國人每人每年食用的稻米差不多是40~45公斤,每1公斤的稻米如果多10元,1個人1年僅多花費450元,就足以支撐臺灣的糧食自主率,也能讓臺灣農民得到驕傲,農民就能感覺受到國人對他的尊重。如果國人都能有這種支持臺灣農業的心態,那麼從事農業的人就會愈來愈多,不至於發生缺工問題。

農業是臺灣的珍貴資產,農會願幫年輕人從農

當我們的食農教育宣導成功,消費者普遍具備「地產地消」觀念後,臺灣農業未來會更蓬勃發展。其實臺灣的年輕人還沒意識到,農業是未來臺灣珍貴的資源和資產,因為什麼東西都會增加,但是農地不可能再增加,比別人更早進入農業領域的人未來有機會獲益更多。最重要的是,未來最偉大的人類就是糧食供應者,農民將能獲得很大的尊重。如果年輕人願意投入農業,在技術和工作模式上有所改變,從事農業其實相當具有前景。

於本次專訪中,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特別暢談2018年「食農體驗,幸福實現」食農體驗經典路線活動的理念與目標。

我們最近看到由豐年社所辦理的「高職農校策略聯盟」,推動高職農校與農產業結合,這個計畫對鼓勵臺灣年輕人投入農業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面,因為要讓年輕人從心底接受農業,一定要從教育著手。這幾年,我們觀察到農校的教育其實跟實務有落差,我們期待農校教育能加入「業師」的安排,讓真正的農業師傅來帶領學生操作,結合學理和實務,如此才能產生興趣。

我常常說,最深奧的產業技術就是農業,因為農業無法有SOP(標準作業流程),在不同的氣候環境中,需要有不同的因應措施,這就需要具有實務經驗的業師來指導。

站在農會的角度,我們非常歡迎年輕人加入農業行列。如果想要從農的年輕人在耕作技術或銷售方面有任何問題,農會都會不遺餘力地協助,包括豐年社在推動「高職農校策略聯盟」有需要地方農會配合之處,也可以跟地方農會聯繫,由推廣部門來做為農民與學校之間的橋樑。

我相信如果農校學生能真正學習農業技術,對降低未來農業人口年齡會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