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海膽再驗出重金屬鎘殘留超標 澎湖縣農漁局:盼檢討限量標準

衛福部食藥署重金屬監測去年10至12月抽驗結果,澎湖縣海膽再檢出重金屬鎘超標。圖非當事海膽。(圖片來源/澎湖縣農漁局臉書粉絲專頁)

衛福部食藥署今(10)日公布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去年10至12月抽驗結果,澎湖縣海膽繼同年度上一期抽驗檢出重金屬鎘超標,這次抽驗再有1件「阿嬌姨海邊小舖」海膽檢出鎘0.4mg/kg(ppm)超標。澎湖縣政府農漁局漁業輔導科科長莊坤霖表示,縣府複查檢測業者捕撈水域環境的海膽,沒有重金屬汙染情形,研判此例應屬偶發事件;但目前海膽鎘限量標準納為「其他水產動物」項內管理,有限量標準過低之虞,已函文衛福部,盼重新審視訂定標準。

食藥署「113年度市售食品中重金屬監測計畫10至12月執行結果」,總計完成抽驗73件食品重金屬,其中5件檢出重金屬鎘不符標準,包括國產水產品海膽1件檢出鎘0.4ppm,超出0.3ppm限量標準;冷凍生丁香魚1件鎘0.07ppm,超出0.05ppm限量標準;另有進口蔬菜植物類巴西蘑菇2件、油籽類黃金亞麻籽1件,也檢出重金屬鎘超標。

食藥署表示,同批違規產品立即下架不得販售,經地方政府衛生局命業者限期改正後,其中丁香魚及黃金亞麻籽複抽時現場無產品可供抽驗,後續列管追蹤;海膽複驗仍不符規定,已依《食安法》開罰3萬元罰鍰;2件「巴西蘑菇」的業者因無法提具來源資料,也開罰3萬元。

莊坤霖表示,針對檢出鎘超標海膽的業者「阿嬌姨海邊小舖」,縣政府依據業者陳述海膽捕撈海域,前往捕撈海膽複查,沒有重金屬鎘超標情形,且因澎湖沒有電鍍工廠等重工業存在,鄰近海域沒有重金屬汙染情形,研判仍屬偶發事件。

莊坤霖仍指出,海膽重金屬限量標準目前歸於「其他水產動物」項目管理,鎘限量0.3ppm,但跟海膽較類似的水產品,如牡蠣、小管等「貝類、頭足類」限量1ppm,蝦蟹等「甲殼類之可食肌肉」限量0.5ppm,海膽限量標準顯然比較低,容易有超標情形,因此縣府已函文衛福部,希望重新檢視海膽重金屬限量標準,考慮是否另訂獨立項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