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親子食農課!深溝國小,傳承古法的農村學校

內容提供/《鄉間小路》

文/李盈瑩

/簡熒芸

位於宜蘭員山的深溝國小,四周除了零星聚落,一眼望去盡是稻田,開闊的校園有老樹挺拔、有天然湧泉自地底冒出,外圍溝渠則有水生植物與魚蝦螺蚌暗藏其間。這座農村小學的孩子,從學齡前就開始接觸泥土抓蟲種菜,上小學後融合鄉土教育,一路銜接至中高年級的種稻學習。以育秧起始,晒穀為末,熟悉餐桌上的米菜從何而來。

學齡前的種菜初體驗

深溝附幼的食農課程從2013年起跑,當時因多出一筆經費,校方決定用於灑水系統建設,校內菜園的雛形於此展開。由於學齡前的孩童氣力不夠,開墾的部分會號召家長前來翻耕,地整好後,學期初教師就讓家長各自帶孩子去苗行,挑選適合當令時節的菜苗與種子,由孩童帶來學校。栽種前,老師會先在課堂上引導學童認識各種瓜類、茄科的幼苗,比如第一對子葉與本葉的樣貌差異,還有各種菜苗的葉形變化,隨後就讓孩童拿著小鏟子,把菜苗植入泥地,靜待茁壯。

低年級學童到菜園裡記錄與觀察作物的生長狀況。(圖片提供/深溝國小)

為培養孩童的責任心,教師刻意將菜園上的植株平均分配給每個人照顧管轄,只見一個個小蘿蔔頭蹲在所屬的作物前,用一雙雙小手把初發的雜草除淨,一會誰找到了正在啃食葉片的紋白蝶幼蟲,放手上把玩一番;一會則是小女生發現葉片上的小白紋毒蛾幼蟲,趕緊連著葉片放到一旁草叢。他們知曉青蟲跟馬陸可以玩一下,那些帶有鮮豔毛叢的蛾類幼蟲有毒不能碰,也知道蝸牛身上有寄生蟲,摸到了一定要洗手。他們熟悉泥地,對蟲子興味盎然,與此同時也懂得保護自己。

採訪當日,去年秋作栽植的青花菜正值採收期,陽光照耀下,小孩頂著紅蘋果般的臉頰,蹲在挺拔的青花菜前笑說:「它長好大噢,快要比我高了!」在老師的協助下,他們將一株株青花菜採收下來帶回家。數個月以來,每週兩次的課程,從移植、放肥料、除草、澆水、用辣椒水驅蟲,一路走來得來不易的成果,似乎跟菜市場買回來的果菜不太一樣。

因為與作物產生情感連結,加上團體動力催化之下,原本孩童普遍害怕的幾種蔬果竟也解除魔咒,一回老師將全班種的青椒切片並沾佐梅子粉,大夥爭相吃食,從此就敢吃青椒了!

尋找葉菜上的毛毛蟲也是小農夫的工作之一。

循序接軌的課程規劃

孩子在學齡前透過日常農事的經驗累積,逐漸熟悉泥土的氣息,也懂得靜下心來觀察菜園裡的草木與蟲。進到小學,低年級階段延續種菜課程,中高年級則開始種稻學習,校方安排4年級學生做秧床、育秧苗;5年級挑起種稻大梁;6年級則負責販售收成的米,以籌措畢業旅行基金。

深溝國小2014年首度嘗試種稻課程,當時請來在地老農陳榮昌擔綱講師,但70多歲的陳榮昌年事已高,且負責的田區占地廣大,因此隔年起,同在深溝種稻的小農曾文昌,便充當陳榮昌的貼身翻譯,將老人家一口道地的宜蘭腔,轉化成孩子足以理解的語言。再隔一年,曾文昌就獨立帶領學童種稻直至今日。

曾文昌帶孩子觀察秧苗的生長情況。

從插秧到收割,歷經完整流程的學生今年已升上6年級,負責的班導看著孩子成長,一路有苦有樂,像是3月初下田插秧容易遇上寒流,雙腳得踏進冰冷的田水之中;7、8月在豔陽下收割則炙熱逼人。但校方巧心設計畢業旅行基金的籌措活動,作為學生共同努力的目標,種稻因而有了動力。

曾文昌帶孩子觀察秧苗的生長情況。

種稻課的苦與樂

種稻相對於種菜門檻更高,得捲起褲管,下到泥濘的水田之中。有些學生覺得好玩、樂此不疲,拎著水桶埋頭找螺,把狂嗑秧苗的福壽螺現行犯一一揪出;但也有少數學生怕髒、怕過敏而不願下田。一路帶領學生種稻的曾文昌便想出「岸上協助」的機制,讓不下田的同學負責割田埂草、清洗工具,或拋擲高麗菜葉至水田中,吸引福壽螺來吃。曾文昌說:「這是屬於班級的團體活動,收成既然是全班共享,那麼人人都要有付出,才能做到公平。」

學童一個個下田抓螺、補秧。

這星期2小時的課程接近尾聲,一個小孩緊捏著褲子,原來上岸時腿開太大褲襠破了;另一頭,幾名學生嚷嚷說「今天看見了水蠆、蛤仔及水蛭」;還有一位專注找螺的小男生說道,以前回阿嬤家的時候都是跟阿公坐在機器上插秧,這是他第一次「人體」下去種田!

種稻課多半以學生為主,唯有在收割時,會邀請家長來協助手工收割,陪同孩子操作困難度較高的脫穀機。而家長對課程的評價,其實有些兩極。認同的家長會積極認購採收後的稻米,或協助上網販售,但部分有務農背景的在地家長,則認為小孩是來學校念書,不是來受苦受難,對種稻課程產生疑慮。

曾文昌負責深溝國小4、5年級的種稻課程。

食農之外的在地知識

除了讓學生親自參與農事的「食農教育」,深溝國小也將特色課程擴及「歷史人文」與「水資源」兩大主軸,根據課程難易度,安插於各年級的課程中。

如《話說員山》一書中提及,早年蘭陽溪水時常氾濫改道,今日的深溝村在洪水日積月累沖蝕下,逐漸形成一條深不見底的溝渠,因而名為「深溝」。後來蘭陽溪修築堤防,雖不復見氾濫情事,但鄰近各村仍習慣在每年農曆年底,至溪畔「拜陂」,祈求大水不會淹過堤防。在深溝國小的課程中,老師便會帶領學生參訪拜陂儀式,以及像是早期用來榨蔗的大石磨,還有昔日遺留下來,專為運蔗小火車加水的拱形「火車港仔」等在地文物。透過室內課程與鄉土參訪,從昔日的水文、飲食文化、運輸各面向,豐厚在地農業的背景知識。

景致秀麗的稻田,是風景,也是小朋友的自然教室。一個個彎著腰,學習如何種菜。

知識與實作雙管齊下,讓較早推行食農教育的深溝國小,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後來在縣府政策的推波助瀾下,許多學校也逐漸加入食農特色課程。然而,許多市區學校因空間受限,僅能在走廊以保麗龍箱種菜。若要說深溝國小的特色,大概就是地利、人和,這裡有與大地相連的校園綠地、緊鄰的稻田、乾淨的水源,加上近年來從事友善耕作的小農群聚,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及人力挹注,就是這所農村小學最可貴的資源。

長在泥土裡的課

深溝國小所在的深溝村,自古以來以農為本,然而隨著時代變遷,孩子一代代與土地、農業逐漸脫鉤。為了不讓現今的孩童離農太遠,深溝國小的食農教育其實帶點世代傳承的意味,70多歲的在地老農把畢生絕活傳承給40多歲的小農,小農再傳授給10來歲的小小農,世代遞嬗,人與土地的關係重新連結起來。

幼稚園

此階段不見得要灌輸孩童多少農耕知識,而是讓學齡前的兒童熟悉土地,養成觀察自然生態的習慣。種菜課每週1~2次,藉由實際耕作、照料與陪伴作物成長,培養孩子對泥土與野地的情感。老師會鼓勵孩子將小菜苗的模樣,或是拔草、抓蟲、施肥等印象深刻的過程,透過繪畫記錄下來,磨練孩子的觀察力。此外,每週也會安排散步課,帶孩子觀察校園四周水田的稻禾、水鳥、雁鴨與稻草人,或是鄰居栽植在路旁的果樹,藉此認識農村環境。

學齡前的小朋友,在課程中學習、培養觀察自然生態的習慣。

國小低年級

進入1年級的食農課程,著重於認識校園環境裡的植物;2年級則會練習種植與觀察綠豆的生長;3年級會讓孩子熟悉校園周邊常見的野菜,並學會辨別哪些可利用、哪些有毒。

國小高年級

由於種稻比種菜的門檻高,因此種稻課程安排在中高年級,再加上種稻的流程較多,故拆成兩個年級——4年級負責做秧床及育秧苗,5年級體驗完整的種稻流程。與一般小學的種稻課程不同,深溝國小遵循古法,從最初的拜田頭儀式,到撿螺整地、牽輪子畫線、手插秧,到後續手收割、操作早期的木製穀機,到最末階段的日晒穀,讓孩子經歷老農傳統的種稻方式與精神。

升上6年級的孩童,則負責包裝、販售5年級學生所收成的米,透過請家長認購或推行義賣,以籌措畢業旅行基金。另外,6年級的食農課程,同樣維持生活化的農業與植物,帶孩子認識日常可利用的藥用植物。

※本文轉載自鄉間小路5月號封面故事〈種孩籽〉,更多購書平台,請參考誠品金石堂博客來讀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