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龜山茶做「臺灣橙茶」每臺斤1萬元起跳 新茶類製程做精品茶、商用茶皆宜

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開發茶類新製程「臺灣橙茶」,可使用機採茶菁,長時間萎凋及靜置,更節省人工。(圖片提供/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開發茶類新製程「臺灣橙茶」,可使用機採茶菁,長時間萎凋及靜置,節省人工;且採短時間炒菁、揉捻整型,能源消耗少50%以上,更「低碳」。臺灣橙茶屬於重萎凋、重發酵茶類,不論大、小葉茶品種均適製,風味多元,茶改場今(30)日發表3款「橙茶」製程精品茶,高雄六龜以臺灣山茶做臺灣橙茶精品茶,價值高,每臺斤賣1萬元起跳。

臺灣橙茶不僅可採用手採茶葉製作精品茶,採用機採茶菁、搭配茶改場「速萃技術」,也可開發手搖飲等商用茶。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機採茶菁降低茶菁成本,加上「臺灣橙茶」省工製程,茶葉成本大約每公斤200至300元,已與進口茶葉成本相當,搭配茶改場「速萃」技術,還能茶葉萃取率提高2至3倍,適合商用。

「臺灣橙茶」是茶改場自97年推出「紅烏龍茶」製程後,時隔16年所推出的新茶類製程。臺灣橙茶因茶湯顏色為橙黃至橙紅色而得名,茶改場今日發表「六龜山茶」、龍潭「雪美人」、三峽「白美人」3款橙茶精品茶。

茶改場今日發表「六龜山茶」、龍潭「雪美人」、三峽「白美人」3款橙茶精品茶。(攝影/游昇俯)

茶改場副場長邱垂豐表示,茶葉依不同製程可略分為綠茶、青茶、白茶、紅茶等茶類,臺灣的烏龍茶屬於青茶,其中包含高山茶、凍頂烏龍茶、鐵觀音、紅烏龍等不同茶類;橙茶屬於白茶的進階版,兩者重萎凋及乾燥的作法較相同,但橙茶融合進烏龍及紅茶的技術,需要炒菁、揉捻及控制發酵,則是白茶所無。橙茶屬於重萎凋、重發酵茶類,發酵程度介於鐵觀音與東方美人茶之間。

臺灣橙茶的特色在重萎凋及控制發酵。(攝影/游昇俯)

「橙茶」製程須靜置48小時重萎凋,創造出茶湯甘甜及圓潤滑順的風味;短時間高溫殺菁去除雜異味、菁味;短暫揉捻增添多層次滋味;陰乾發酵工序再增添其豐富花香、果香。臺灣茶品種包括青心柑仔、臺茶17號(白鷺)、臺茶18號(紅玉)、臺茶19號(碧玉)、臺茶20號(迎香)、臺茶23號(祁韻)及山茶等,都適合製作「臺灣橙茶」。

茶改場在原有茶六大風味輪外,為臺灣橙茶分析出獨立的一個風味輪,蘇宗振說,透過成分分析,不同品種茶葉做橙茶具有木質香的共同特性;「臺茶23號」及山茶的果香及甜香顯著;山茶因有較高的總游離胺基酸、茶胺酸及還原糖,滋味最為鮮甜;「臺茶18號」多青香及辛香料香氣,且因總多元酚及總兒茶素含量高,滋味強烈、富餘韻。

高雄市六龜區新發社區早年是金萱與烏龍茶集散地,八八風災後沒落,因新發社區有15條土石流潛勢溪流、全國最多,選擇喬木臺灣山茶發展地方創生,因近年六龜山茶在國際屢獲大獎,現今山茶與金萱、烏龍產值已大約是9比1,新發社區順勢變為六龜山茶集散地。

高雄六龜新開山所種植山茶(圖片提供/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高雄市農業局主任秘書方啟峰表示,新發社區用山茶製作橙茶推廣,並導入風味輪,民眾喝到他能辨識的味道,認同度高就願意購買;山茶製作傳統的青茶、紅茶,一臺斤約8千元,橙茶則是1萬元起跳,用於製作橙茶占比已達4成。並且因橙茶製程省工、低碳,社區已做了碳盤查,未來建立碳足跡,讓企業購買能清楚知道。

新北市三峽區是全臺唯一種植「青心柑仔」、最主要的綠茶產區,以碧螺春、龍井綠茶等聞名。三峽區農會總幹事張永巨表示,三峽春茶碧螺春、夏茶蜜香紅茶受歡迎,茶菁價格不錯,每臺斤250至350元,但秋冬茶菁沒有好用途,茶菁平均只有每臺斤100至180元,影響茶農收益;農會因此嘗試用秋冬茶菁開發白茶、橙茶,秋冬茶菁現已相當於春夏價格,白茶、橙茶可賣到每臺斤4千元,價格比碧螺春、蜜香紅茶更好。

新北市三峽區是全臺唯一種植「青心柑仔」地方茶品種產區。(圖片提供/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