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過百年風華,臺灣養殖漁業重要推手「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如何與虱目魚共榮成長

文/洪嘉鎂 圖片提供/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

坐落在臺南市七股區的農委會水產試驗所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下稱海水中心)昨(22)日盛大慶祝100歲生日,這個全臺最老的水產試驗單位,一世紀以來不斷帶領國內發展烏魚、斑節蝦、九孔、石斑魚等重要產業,是臺灣養殖漁業的代表。

但對海水中心而言,這些帶領養殖產業發展的物種多為短期研究,唯一不間斷的百年研究物種只有虱目魚,從傳統淺坪式到研發深水式養殖,海水中心的研究讓臺灣整體虱目魚產量翻了6到10倍,成臺灣重要養殖產業,現在他們要帶著虱目魚走入生態化養殖,讓產業與環境共榮共存。

全臺現存最老的水產試驗單位

1909年起,當時臺灣正遭日本殖民,臺灣總督府由於計畫在臺灣發展漁業, 在1913年到1917年間陸續在桃園霄裡、彰化鹿港、澎湖等地設立水產試驗單位,1918年12月在臺南廳效忠里上鯤鯓設立「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局附屬鹹水養殖試驗場」,而其他的試驗單位則歷經裁撤、整併,至今國內最老的試驗單位為鹹水養殖試驗場,也就是現今的海水中心。

鹹水養殖試驗場的飼育室與試驗池。

臺灣總督府設立鹹水養殖試驗場的任務之一是延續臺灣沿近海漁業調查,了解海域資源,但臺灣早在日治時期以前就已經發展300年虱目魚以及牡蠣養殖,海水中心主任葉信利指出,當時最盛行的養殖業是虱目魚及牡蠣,因此鹹水養殖試驗場首批投入的研究便以這兩個物種為主。

打下國內水產養殖根基

時間邁入臺灣省政府治理時期,鹹水養殖試驗場被更名為臺南分所,隸屬於水產試驗所,重要發展物種僅保留虱目魚,牡蠣則被草魚、鰱魚、烏魚、蝦類等物種取代。

葉信利分析,牡蠣屬於淺海養殖,產量變化與海水環境相關,不太會有技術問題,但虱目魚因為是從海魚變成魚塭養殖物種,人為操控相當重要,得建立一套科學化養殖技術,因此虱目魚被留下研究。

提到海水中心對於國內養殖業貢獻前,葉信利表示,得先說到民國4、50年代臺南分所開始發展草魚、鰱魚等人工繁養殖技術,當時研究人員因掌握關鍵繁養殖技術,而讓後續草蝦、斑節蝦、海水鯛類、九孔、石斑魚等產業得以在國內盛極一時。

研發九孔陸上立體式養殖,以機械手臂懸吊九孔籠投餵龍鬚菜。

以石斑魚產業發展為例,民國69年香港成功繁殖石斑魚,消息傳遍全球,臺灣也認定石斑魚為未來產業魚種,開始投入研究。葉信利在民國73年進入水試所臺南分所服務,進來就接下石斑魚繁殖研究的重要任務,他依靠著過去所學的草魚、鰱魚繁養殖技術,短短幾年內成功突破石斑魚變性困境,奠定後續國內石斑魚人工繁養殖研究基礎。

為期百年的虱目魚研究

「百年研究的養殖物種相當多,唯一不變的就是虱目魚」,葉信利參與海水中心長達三分之一歷史,他認為,雖然草蝦、斑節蝦、九孔、石斑魚對海水中心來說是屬一屬二的研究,但這都是短暫性,因應社會需求發展的研究物種,不像虱目魚具有百年研究,對於臺灣更有文化資產的意涵。

他細數臺灣虱目魚發展歷史,從荷據時期開始,臺灣就有養殖紀錄,發展歷史至少400年。早期養殖虱目魚以淺坪式養殖為主,漁民採用天然藻床作為食物來源,當時的鹹水養殖試驗場進行虱目魚餌料試驗發現,投餵魚肉的虱目魚的成長速度比吃藻類的虱目魚快,因而開啟虱目魚繁養殖研究。

葉信利指出,淺坪式養殖方式產量低,在二戰結束國內經濟開始蓬勃發展後,國內注意到虱目魚產量不足,該如何擴大產量成為關鍵研究。

民國52年起,臺南分所的研究人員調查土壤與虱目魚產量關係,透過化學肥料增加產量、修築新的虱目魚塭,試圖突破產量關卡,直到民國67年開始研發深水式養殖方式,「產量翻了6倍到10倍」,葉信利笑著說,研究成果大幅提升虱目魚產量,讓虱目魚變成臺灣重要養殖產業,當時市場需求很大,都沒有發生供需不平衡。

臺灣總督府時期鹹水養殖試驗場的臺灣漁業相關調查報告及試驗報告。(攝影/洪嘉鎂)

過去翻倍產量,現在要找回生態

雖然深水式養殖協助虱目魚產業跨出一大步,副作用卻是影響魚塭周邊的生態保育,葉信利表示,早期虱目魚養殖業並不太會在意生態保育的問題,漁民也沒有與自然和諧共存的觀念,過去淺坪式養殖因為水淺,鳥兒可捕食魚塭內的虱目魚,發展深水式後,因為以提升產量為目標,鳥類無法輕易捕食魚隻,養殖環境也有惡化等狀況。

他指出,近年來臺灣整體養殖環境越來越險峻,海水中心開始思考該如何永續養殖,因此從早期就與生態共榮的虱目魚著手,研發生態化養殖方式,透過節能減碳、減少污染、減少資源浪費、友善環境等目標,進行技術整合發展多營養階層利用,讓魚隻產生的廢棄物作為其他貝類、藻類食物,提高生產力、減少環境破壞。

葉信利表示,當虱目魚邁出第一步之後,對環境友善的觀念及養殖技術會再持續往前走,未來的石斑、鯛類、蝦類等多物種也會走向與環境共榮的道路,如此臺灣養殖業才能永續發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