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身世錄】白粥文化安在?

臺灣粥文化正在消逝當中。

臺灣粥文化正在消逝當中。

文字/攝影 陳靜宜

一次,在大學裡講關於白粥的飲食文化,學生們一臉茫然,彷彿我講的是天方夜譚,只有隨堂老師很有共鳴地說:「有有有,我們家就是這樣吃。」

我忍不住問了其中一位學生:「你上次吃到白粥是什麼時候?」他回答:「三年半前,在阿嬤家。」我又問:「你吃到什麼配粥菜?」他回答:「罐頭蔭瓜、肉鬆跟皮蛋。」我再問:「你今天早餐吃什麼?」他回答:「雞米花、蛋餅跟奶茶。」

這幾個回答透露著許多資訊,現代人飲食西化,白粥已非一般人日常。而一旦身為主角的白粥陣亡,連帶影響到「周邊演員」的戲分,部分「轉型不成」的配粥菜將隨之消逝。細看這三款配粥菜,肉鬆如今現身在三明治夾餡裡的機會比在白粥裡多;在麵攤,皮蛋豆腐是一道開胃小菜,到了熱炒店還能做成三杯皮蛋,看來都還能活得不錯;只有蔭瓜前景堪慮,十多年前採訪製瓜加工廠時,業者就提到,最大買家不是臺灣人而是新加坡人。

我寫《臺味》一書時,採集到關於「番薯糜」的訪談資料,有人說是日治時期、國民政府來臺初期,徵用白米作為軍糧,導致民間缺糧,從煮白飯到改煮白粥充飢;白粥可使米飯分量帶有膨脹感,即便如此,仍嫌不足,於是加入番薯充數,保留至現在,在粥店、飯店自助餐裡仍會見到地瓜粥。

我現在明白,這只是成因並非主因。飲粥(包括地瓜粥)是潮汕、閩南傳統飲食,臺灣有許多潮汕、閩南移民,他們讓飲粥的習慣落腳,也就是說,即使沒有缺糧問題,臺灣人也會吃粥的。這也說明為什麼蔭瓜在新加坡賣得動,依據資料顯示,新加坡華人籍貫,有四成是福建人、兩成是潮汕人,因而保留了飲粥傳統。

飲粥歷史幾乎可追溯至有稻米文明便開始了,至於潮汕與閩南一帶為何盛行吃粥?除了傳統因素,清代中後期,中國廣東、福建沿海,山多田少、耕地不足,人口增加又逢戰事不斷,這時代背景也是推手之一。

臺灣在都市化發展下,多數人成為受薪階層,婦女就業比例高,無法像日本婦女,一早起床準備便當與早餐。快速、方便食用的早餐品項成為外食主流,人們不太有機會坐下來慢慢吃食物,熬粥、吃粥的時間成本高,高鈉的醬菜也成為健康隱憂。

而在中國潮汕,吃糜不僅是日常,也是一種被發揚的觀光飲食。粥品店的菜式數量多、變化大,食材從昂貴的響螺片、蒸蟹,到平價的菜脯蛋、欖菜炒菜豆都有,豐儉由人。

馬來西亞潮州餐館的醃血蚶。
馬來西亞潮州餐館的醃血蚶。

作者 陳靜宜

臺南人,相信人離不開食物、食物也離不開人,熱愛飲食文化,從事美食報導二十年。擔任雜誌專欄作家與特約採訪,出版《喔,臺味原來如此》、《啊,這味道》、《臺味》等書,曾為媒體評為臺灣九大餐飲影響力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