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攝影 潘家欣
春天是菜蔬極美的季節。草木萌芽,葉菜類紛紛開花,二月到四月正值芥藍花上市,一大把賣五十元,能吃好幾餐。
小時候只知芥藍炒牛肉好吃,卻不知道芥藍花也可以吃。有一次跟父母去鄉下,採回一大把盛開的白花芥藍,美極了,草花有一種恣意的生猛氣勢,抽高的花梗上星星點點,素樸又聖潔,怎麼大家沒有想到可以栽培來做裝飾用切花呢?回家插瓶才知道原因―十字花科蔬菜如蘿蔔、甘藍菜,多擁有豐富的含硫化合物,雖然抗氧化對身體好,但是口感吃起來帶苦辛辣,光是插瓶在室內擺設,也散發出濃濃的臭腥,實在是太逼人。小孩味蕾柔嫩敏銳,苦辣的硫化素會讓鼻舌大受刺激,所以這一類蔬菜上了桌,往往也很容易被孩子拒食。
國中讀過李潼〈瑞穗的靜夜〉,當時很不喜歡這篇課文,覺得全無亮點,不炫技、無花巧,不能理解國立編譯館為何認為國中生應該要讀這一篇文章。白話文既非考試重點,我也就這樣稀哩呼嚕地隨意念過去。如今已經步入中年,在工作場域看過太多心性難定、多巴胺迴路過度興奮的少年人,才知道那篇選選在國中階段,實在是別具深意。
而後自己重新購入李潼的小品文來讀,雖覺一字一句、招式都平凡無奇,但就能準確擊中心臟。他也寫過農家老伯送他新採的芥藍菜與苦瓜,說這菜多新鮮、多甜美,煮好以後,孩子一吃就說老伯伯騙人,明明這菜就是苦的,哪裡甘甜了?文中僅平平一句:「甘醇的餘味,總是要由內心認同才行。」就說透了人生的真味―老人言何其多,年輕人到底是聽不進去的,只有親自走過一遭、嚐過百味,方能認同那後面蘊含的意思。
帶苦味的蔬菜,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懂的美麗。
但是,含硫化合物因為不耐高溫,經高溫烹煮過後,辛與苦都化成甘甜滋味,一如作家李潼的散文,清淡無奇,仔細咀嚼,卻深得餘韻。中式料理的芥藍菜,多以高溫、肉絲油炒,以逼出甘香。我換個方式,灑上橄欖油與鹽,送入烤箱炙烤到微焦,苦臭味幾乎完全消失。明明是純蔬菜,出爐竟滿溢著肉食的濃烈鮮味。孩子們不但不嫌苦,還爭著搶食那最苦、最酥脆的葉子,把滿滿一盤烤芥藍花搶光了。
作者 潘家欣
一九八四年生,著有詩集數冊,喜歡從微小處做工的各種手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