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建材展「臺灣館」開幕 林業署推國產材課桌椅明年進校園

2023臺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國產材臺灣館」今日開幕,人潮絡繹不絕。(攝影/游昇俯)

2023臺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今(7)日登場,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與臺大實驗林管理處第七度參展設置「國產材臺灣館」,首度以新式竹木混構「Tiny House」,展示竹材在建築上的創新應用。臺灣國產材自給率不到2%,以往國產材因價格高於進口材而阻礙消費應用,林業署長林華慶表示,林業署將從加工端整合協助業者降低生產成本,明年目標要讓國產材製作課桌椅進入國中、小學校使用。

國內木材需求每年約440萬到450萬立方公尺,但國產材一年僅生產5萬多立方公尺,自給率約1%多。林華慶表示,鼓勵使用國產材,林業署過去從法規調整,在生產端補助機具,降低業者生產成本,未來要從加工端降低成本著手。他指出,現行業者各自投標取得木材後加工製材,工廠設備利用率偏低,製材後又要負擔倉儲成本,因此林業署希望透過整合,讓原木可以集中製材,政府以類似集貨中心概念,負擔部分倉儲成本,協助業者降低成本,當國產材價格可以與進口材競爭,使用量就會加速提升。

農業部代理部長陳駿季(中)參觀國產材製作的各式用品。(攝影/游昇俯)

「臺灣館」展館木構建築有各種彎曲的仿生意象,現場展出國產材板材。(攝影/游昇俯)

林華慶說,學校每年有大量使用需求,民間也有願意生產國產材課桌椅的廠商,只差在國產材價格較高,透過這個方式,他樂觀期待明年可有國產木材課桌椅進入校園;使用國產材課桌椅是很好的食農教育,因木材上有QR Code,學童可以知道木材來自哪裡的人工林,學習認識現況使用進口材課桌椅,實際相當耗能且造成大量碳排。

今年國產材臺灣館以「从森」為主題,象徵人去造林、撫育森林,森林就會回饋給人。展館主結構運用國產柳杉、杉木等木集成材及國產竹集成材打造而成;除了竹木混構「Tiny House」,還有3棟大型木構建築,以各種彎曲的仿生意象,彰顯臺灣木竹建材工藝程度已與世界各國並駕齊驅。

新式竹木混構「Tiny House」。(攝影/游昇俯)

林業署推動「台灣木材」標章,凡是通過產銷履歷(TAP)林產物、優良農產品(CAS)林產品驗證,以及取得臺灣林產品生產追溯條碼(QR Code)標示廠商,林產加工品均可使用台灣木材標章。今年臺灣館計有19家廠商參展,木材製品均有溯源QR Code,其中5家廠商還通過CAS林產品或TAP林產物的驗證。

竹材碳匯效益高,在國家2050淨零碳排目標中扮演重要角色,臺灣館展示以「框組壁式工法」搭建的「Tiny House」,外表如同尋常小木屋,看不到一支竹桿,卻實際應用規格化的竹集成材在壁面與地板。臺大生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木材利用實習工廠表示,一般木材密度比重約每立方公分0.45公克,竹材經打碎,以高溫、高壓膠合成竹密集板,密度約每立方公分1.2至1.3 公克,比木材還高,製成集成板耐刮、不變形,也耐潮溼,因此適用做地板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