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養殖替代捕撈!馬糞海膽邁向養殖產業 白棘三列海膽完全養殖與養殖產業輔導

馬糞海膽外殼堅硬,表面密布棘刺,遠看像一坨曬乾的馬糞,因而得名。

馬糞海膽外殼堅硬,表面密布棘刺,遠看像一坨曬乾的馬糞,因而得名。

文.圖/柯志鴻 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場長

你在餐桌上吃過馬糞海膽嗎?馬糞海膽正式名稱為白棘三列海膽,其生殖腺鮮味十足、甘甜度高,俗稱雲丹,備受饕客喜愛。近年來澎湖地區觀光產業蓬勃發展,在觀光餐飲業者強力推薦下,白棘三列海膽供不應求,面臨巨大的採捕壓力,以致族群密度降低。為保護白棘三列海膽漁業資源,除了管制捕捉,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簡稱水產種苗場)成功開發繁養殖技術,讓這份美味能夠永續。

養殖海膽的生殖腺,切開外殼後,裡面橘黃色的部位是被作為料理的精華部分。
養殖海膽的生殖腺,切開外殼後,裡面橘黃色的部位是被作為料理的精華部分。

珊瑚礁區的嬌客 白棘三列海膽特徵

白棘三列海膽(Tripneustes gratilla)俗稱馬糞海膽,棲息於珊瑚礁區,在臺灣的東北角、墾丁、澎湖、小琉球等海域皆能看到牠的蹤跡,不同個體體色及棘的顏色變化大,礁石區可提供其躲藏與避敵的場所,空曠區則以管足背負大型藻或海中雜物來偽裝躲避敵人。

白棘三列海膽食性為雜食偏草食,於自然環境中啃食礁石上的藻膜、碎屑、海草及大型藻,進食速度快且食量大。依據輔導養殖漁民觀察,白棘三列海膽也會食用下雜魚及陸上種植的菜葉果皮,且投餵的食物對其生殖腺的呈色及人們食用的口感會有所影響,這些資訊對白棘三列海膽飼料開發及商品差異化有著重要的意義。

生態系重要物種 經濟體系的美味食材

在珊瑚礁區,白棘三列海膽可說是除藻高手,能抑制珊瑚礁區大型藻過度生長,是生態系中重要的物種。當大型藻繁衍速度超過珊瑚的生長速度時,珊瑚的生存空間會被大型藻覆蓋,導致珊瑚體內共生藻無法行光合作用,造成珊瑚白化死亡,導致珊瑚礁生態系的劣化,造成海洋棲地的流失,所以白棘三列海膽的族群密度會直接影響珊瑚礁生態系的健康,這就是我們要復育白棘三列海膽的重要原因。

此外,白棘三列海膽也是餐桌上的佳餚,因此面臨被過度捕捉的命運。所以澎湖縣政府為保育白棘三列海膽漁業資源永續利用,自2007年起開始管制澎湖海域白棘三列海膽的採捕,初期規定每年採捕期為4個月(每年5月16日~9月15日),最小漁獲體長為8公分,並逐年限縮採捕期,於2018年採捕期修正為現行公告的2個月(每年7月1日~8月31日),最小漁獲體長仍維持8公分。

除進行採捕管制外,水產種苗場亦著手研究白棘三列海膽繁養殖技術,於2009年成功繁殖首批白棘三列海膽苗,2010年起開始進行海域復育,但年育苗量始終無法突破1萬顆的門檻,直到2015年陳光復縣長上任後,要求水產種苗場加速研發白棘三列海膽種苗量產技術,2017年終突破白棘三列海膽繁殖技術,2018年以後每年平均放流量達1萬顆以上。

澎湖縣種苗場的人員下海到定點流放海膽,以期增加海膽的自然資源量,並滿足漁民捕撈的需求。
澎湖縣種苗場的人員下海到定點流放海膽,以期增加海膽的自然資源量,並滿足漁民捕撈的需求。

海膽種苗培育 水質管理成關鍵

白棘三列海膽育苗可分為二個重要的階段,分別為浮游苗階段及底棲附著苗階段。有關海膽浮游苗階段的種苗培育,依培育當下的水溫及餌料營養的供給,需要20~30天的培育時間,其變態階段分別為受精卵、三角錐體期、二腕期、四腕期、六腕期及八腕期,待其長出叉棘(叉棘期),會變態附著進入底棲附著苗階段,將底棲附著苗培育到1公分左右的稚膽,依培育當下的水溫及餌料供給,需要30~45天的培育時間。

海膽種苗培育通常以現成的貝類育苗設施來育苗。海膽浮游苗階段對水質的要求很高,育苗用水要經過濾及紫外線殺菌處理,海膽浮游苗育苗桶深為1米左右,為方便育苗管理,以1~2噸水體的育苗桶為宜;浮游苗攝食浮游性藻類,如等邊金藻(Isochrysis galbana)及角毛藻(Chaetocerus muellrei)等微藻,育苗桶每日以換水器材進行換水2~3次,每次換水量為養殖水體的50%左右。海膽浮游苗培育方面需注意水質管理,因浮游苗易受原生動物繁生干擾死亡,在換水時需用200目浮游生物網隔離虹吸緩慢換水,育苗期間建議以顯微鏡觀察海膽幼生腕足發育及攝食情形,以利判斷餌料投餵。

在海膽育苗進入底棲附著苗階段前,預先準備長形養殖池,池內放置鋪設浪板之浪板架數個,於池內培養附著性藻類,以供後續海膽底棲附著使用。當海膽苗變態至叉棘期,即將進入底棲附著苗階段,將海膽苗移往長形養殖池,持續進行止水式養殖,以每天抽取養殖池海水,再添加過濾海水的方式換水,並持續投入浮游性藻類,直到池內無懸浮之叉棘期幼生,再採全日流水式養殖。俟養殖30日左右,可觀察到體長1公分左右的稚膽。此階段養殖管理需維持養殖池內附著性藻類的供給量及清除池內過多汙染物,俟其成長至1公分左右的稚膽,再分批移到海膽養成池或水產種苗場自行研發的珊瑚(海膽)培育桶,持續養殖至2公分以上,再進行海域復育或養殖產業輔導。

為更進一步探討白棘三列海膽生殖腺發育所需天然餌料,2018年起採集澎湖海域沿岸大型藻,經進行數次的人工種苗培育種膽試驗,於2020年成功將將野外種膽所生產的人工種苗培育為種膽,並順利培育人工種苗一批,達成白棘三列海膽完全養殖的任務。

海膽幼苗發育過程(資料來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製圖/余孟馨)
海膽幼苗發育過程。

馬糞海膽完全養殖 邁向產業化之路

因白棘三列海膽繁養殖技術日趨成熟,為推廣以養殖取代海域捕撈,澎湖縣政府於2022年10月提供4公分左右的白棘三列海膽種苗約3,000顆,給6戶養殖業者進行海膽養殖田間試驗,養殖至2023年6月底,平均體長為8公分以上,活存率為80.6%。現階段試驗結果證明,在澎湖以海上小型箱網及陸上魚塭等方式養殖皆是可行的。

依澎湖縣政府現行公告,規範非採捕期禁止處理、販賣或持有白棘三列海膽,為推廣白棘三列海膽人工養殖,已於2023年5月26日預告修正「白棘三列海膽(馬糞海膽)漁業資源管理有關限制事宜」公告,未來朝向開放白棘三列海膽人工繁養殖,以符合產業需求及社會期待。

除辦理法規解禁外,白棘三列海膽人工養殖所需的飼料,澎湖縣政府已於2023年與學術單位合作,共同研發一款適用於殼徑6公分以下稚膽的成長飼料,以降低養殖成本。因白棘三列海膽具食用價值為其生殖腺,為提高其販售價格,另研發一款適用6公分以上成膽生殖腺肥育的飼料,讓養殖的成膽生殖腺更加肥美,具有市場競爭力。

養殖環境的控管,影響到養殖的成敗。白棘三列海膽因生活於珊瑚礁區,對養殖環境的要求高,因其且食量大,排泄物多,若採取經常性排乾池水、大量換水的養殖策略,將會使海膽受到外界刺激,因緊迫而將精卵排出體外,不利於生殖腺的蓄積;白棘三列海膽食用部位為生殖腺,若常受到刺激,將導致生殖腺不易肥滿。水產種苗場已研發一款「珊瑚培育桶」(中華民國專利證書新型第M601961號),係為培育色彩繽紛的珊瑚礁物種所使用,為海膽養殖產業順利推展,已將其改造為海膽育苗及養成使用,經養殖業者測試1噸左右的水體,可養殖殼徑6~8公分的成膽約150~200顆,本培育桶具有底部排汙及底層進水,表層排水的設計,養殖排泄物不易堆積,且養殖水質穩定度高,海膽不易受到養殖大量換水刺激,目前正輔導養殖業者使用。

馬糞海膽的完全養殖流程圖 (資料來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製圖/余孟馨)
馬糞海膽的完全養殖流程圖 。

人工養殖海膽無腥味 口感及肥滿度優於捕撈

為將育苗成果分享給社會大眾,2023年7月1日上午澎湖縣政府農漁局假湖西鄉白坑社區活動中心,辦理「馬糞海膽完全養殖成果發表會暨養殖水產品入菜推廣活動」,並邀請陳光復縣長及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漁業署(簡稱漁業署)養殖漁業組陳建佑組長參與,共同見證這歷史性的一刻,活動當天除發表海膽完全養殖成果外,還邀現場嘉賓參觀縣府所輔導的海膽養殖示範場域(陳丁貴養殖場),並邀請縣府合作餐廳「吳家小館」現場製作海膽軍艦壽司,供參加人員品嘗人工養殖的海膽風味與口感,經品嘗的結果人工養殖的海膽無腥味,現場民眾接受性高。

將珊瑚培育桶改造為適合海膽的養殖環境桶。
將珊瑚培育桶改造為適合海膽的養殖環境桶。

澎湖白棘三列海膽海域族群面臨著採捕壓力,澎湖縣政府每年除培育稚膽辦理海域復育,補充野外族群量外,在水產種苗場技術人員多年努力下,海膽完全養殖技術終於達成,感謝漁業署這幾年來的經費支持,未來在白棘三列海膽人工繁養殖政策開放後,配合海膽人工飼料研發,人工養殖的海膽口感及肥滿度皆會優於海域捕撈海膽,養殖海膽有機會取代海域捕撈,白棘三列海膽海域資源量必能逐漸恢復。

馬糞海膽完全養殖 (資料來源/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製圖/余孟馨)
馬糞海膽完全養殖 。

(參考文獻請洽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