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蔥炭疽捲葉病襲來! 去年危害中部逾500公頃 農試所:防治首要使用健康種苗

青蔥罹患「青蔥炭疽捲葉病」,葉片黃化枯萎,嚴重者莖部腐敗、植株死亡,造成嚴重損失。(圖片提供/農試所)

去年彰化、雲林、臺中等中部青蔥栽培區爆發新興病害,造成青蔥葉片出現斑點、黃化枯萎、新葉捲曲,嚴重者莖部腐敗、植株死亡,危害逾500公頃,經鑑定確認為「青蔥炭疽捲葉病」。農委會農業試驗所今(14)日表示,病原菌若感染到植株深層,再怎麼使用藥劑防治都無效,因此青蔥炭疽捲葉病病害防治管理首要在使用健康種苗,其次是合理施肥,最後才是精準用藥。

去年青蔥炭疽病嚴重肆虐,農試所經從彰化、雲林及臺中大甲等十餘處田區採取罹病植株,分離出6種炭疽病菌,確認6種病菌均會造成青蔥葉斑病癥,但唯獨其中一種在這3地區均可採樣到、暫名「Cs」的病菌,才會造成嚴重的莖部腐敗、新葉捲曲以及植株死亡,讓農民嚴重減產,稱之為「青蔥炭疽捲葉病」。

去年彰化、雲林及臺中大甲等地青蔥栽培爆發嚴重「青蔥炭疽捲葉病」。(圖片提供/農試所)

農試所植物病理組副研究員黃晉興表示,青蔥炭疽病病原菌過去國內只粗分為1、2種,近年隨著分子生物技術精進才能區分出更細緻種類,此「Cs」炭疽病菌在熱帶國家危害普遍,不排除過去即存在臺灣,但去年6月開始有零星災情,8、9月大爆發,首度在臺造成嚴重災情;青蔥炭疽捲葉病屬於真菌性病害,好發在高溫多濕環境,藉由雨水飛濺傳播,但此病害在臺灣變得嚴重,是否與氣候變化、雨水集中等因素有關,尚待研究。

國內青蔥栽培面積約4千公頃,以彰化、雲林等縣市種植占8成為最大產區,其次為宜蘭占1成、其他縣市共占1成。青蔥栽培主要品種為四季蔥(日蔥)、北蔥兩個品種,因四季蔥好吃、產量大,一年可種到3期,農民栽培占8成多,北蔥口感較差,不適合低溫栽培、一年僅1期,栽培僅1成多。但因農民栽培四季蔥習慣使用分株苗、容易帶菌,且北蔥較耐高溫多雨,現況以「四季蔥」對青蔥炭疽捲葉病罹病率遠高於「北蔥」。

青蔥炭疽捲葉病今年在梅雨季後又有捲土重來之勢,在彰雲地區已有零星病害發生。黃晉興表示,病害防治管理首重選用健康種苗,但農友常趁青蔥價格好時全數出清,沒有留種習慣,沒苗可用才到市場去買低價蔥來用,但低價蔥多品質低劣、甚至帶菌,用這些蔥做苗,又是在8、9月氣候高溫多濕時種下去,「必死無疑」!

青蔥炭疽捲葉病病癥。(圖片提供/農試所)

黃晉興建議農友自留種苗,但因農友栽培青蔥常會過量施肥,青蔥養分過多「虛胖」也容易感病,因此自留種應將作種苗使用的「種蔥」及要販售食用的「菜蔥」分開種植,除了可避免因鄰近受到病菌污染,也是為了讓種蔥田區維持合理施肥,不感病。

黃晉興說,「Cs」病菌透過人工接種試驗發現,在氣溫20℃以下就不會發病,因此冬季買苗看不出是否帶原病菌,建議手上沒有清潔健康種苗的農友,可在8、9月病害高風險期去找無病或極輕病的蔥田預訂蔥苗,等該田區冬季再種一期、蔥價降低後再購買,就可獲得健康且相對便宜的蔥苗。此外,青蔥炭疽捲葉病若是要用農藥防治,目前國內登記核准防治青蔥炭疽病的藥劑,均可用於防治青蔥炭疽捲葉病。

黃晉興說,青蔥炭疽病一般會感染植株的莖、葉、果實等部位,且容易感染幼苗,但「Cs」病菌甚至會感染到根部,則是他「從來沒見過」。黃晉興表示,「Cs」病菌是否會存留土壤中尚無法證實,他建議田區爆發病害農友最好採取「一年種稻、一年種蔥」方式輪作,但因蔥價比穀價好太多,農友若不願輪作,至少將田間染病植株徹底清園,暫停一段時間,確定殘餘青蔥組織腐爛分解完畢,再重新種植青蔥。

青蔥炭疽捲葉病「Cs」病菌會危害到青蔥莖部及根部。(圖片提供/農試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