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總編輯——呂明毅.記錄魚類生活史,再現馴化的故事

國立東華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呂明毅教授

早年投入魚類的繁養殖研究,並沒有限定在海水或淡水魚,不過在水產試驗所臺西分所工作近三年期間,從事項目都是黑鯛、黃鰭鯛與七星鱸等海水食用魚。當時普遍採用集卵再人工催熟的方法,但我投入海水魚繁養殖後,無論食用魚或觀賞魚,一概讓牠們自然產卵,這種方法雖然慢也難以預期,但我認為把魚照顧得健健康康、不刻意施打荷爾蒙,等魚類性成熟後自然會繁衍下一代。

從事珊瑚礁魚類繁養殖實驗,要馴化野生的海水魚就必須摸索牠們的生活方式,最後讓魚適應水族缸這處棲地、當成家,接著生殖的時間與季節就會和野外一模一樣。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幾千噸的水族缸也是同樣概念,將人造環境視為一個生態系統來模擬,讓水族自然在裡頭生老病死,像我飼養的十多種珊瑚礁魚類,就有一半來自海生館性成熟魚類產下的受精卵所孵化。海生館水族缸採多種混養,由於不同魚種產卵季節不一,所以每天都要集卵,像最近開放技轉、俗稱飄飄的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幾乎全年產卵,裂唇魚一夫多妻,當雄魚死亡後,族群中體型最大的雌魚會性轉變,然後每天配對、每天產卵。

不同於民間將技術保密,作為國家研究機構必須將繁養殖步驟嚴謹建立好,讓人工馴化實驗有很高再現性(reproducibility),因此我最大的使命,就是把珊瑚礁魚類繁殖的故事完整記錄和著述,接著再透過技轉進入產業,創造經濟的力量。就現階段來說,是希望每年至少都能建立一種海水觀賞魚的量化技術。

發展珊瑚礁魚類繁養殖技術,目的不只是經濟價值,還能將成果分享給國際社群作為研究題材,同時降低對珊瑚礁資源的剝奪;另一方面,目前海水觀賞魚多半來自野外捕撈,包括印尼、菲律賓以及加勒比海地區,但利用氰化物的有害漁獵方法,或搬運輸送不良都會造成魚類極高耗損率,除了干擾生態,市場上海水魚價格也容易居高不下。相對地,人工繁殖的海水魚因為受過馴化,能夠適應餌料以及水缸環境,若無不當飼養,存活率表現是優於野生捕撈的。
更多內容請見《豐年雜誌》2019年10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