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開講】家將傳承的身心靈

家將為信徒收驚。

文、攝影/溫宗翰

家將是神明部將的統稱,除了大眾普遍知道的「八家將」,尚有另一種類型稱為「什家將」。但大凡作為主祀神明底下之部將、將官,以人為核心進行裝扮者,比如聖將、太保、八將、家司等,也都能被視為廣義的家將,通常這僅止於分類整理上的方便,對民間社會而言,各種「將」的文化脈絡與儀式表現、藝術層次上的細節,都各有不同。

家將是否為傳統表演藝術,各界看法紛異,尤其是在媒體瘋狂的負面報導之下,家將經常被汙名化為黑道或暴力的溫床,直接影響到臺灣社會各階層對家將的觀感。在無形文化資產制度中,家將與多數陣頭一開始都被視為「傳統表演藝術」中的其他類,自從新法修正與細則相關內容公告後,家將與陣頭突然都改為「民俗」,由此分類變化即可知道,家將與藝術之間,存在著模糊定位。

事實上,家將確實具有很高的藝術成分,綜合各種藝術表現才能成就家將的文化表現。先從外部來看,家將的頭盔、衣服、鞋子製作都涉及傳統工藝,能表現傳統藝術多元並融的特徵。至於每位家將的臉譜,各有其特殊性,是相當重要的彩繪藝術,面師必須對角色屬性有清楚認識──比如俗稱的虎尾、蓮花、葫蘆、鳥嘴、陰陽面、目尾等──才能熟稔地在已經定型化、符號化的臉譜中,發展線條及顏色變化,呈現個人創作風格。

若再從內部來看,家將並不是一項個人表演藝術的體現,通常有許多不同的角色,比如文武差爺、甘柳范謝與陳沈枷鎖四大將軍、四季大神、文武判官等,在演繹時經常是兩兩一組,或也需要四位合體表現,最後再整合至少十個人的肢體表現。因此,優秀的家將展演,所有表演者的身體韻律與肢體感受必須一致,有效磨合默契,才能讓節奏感明快清楚、陣式演變過程達到最好的表現。

以嘉義市的八家將而言,通常整個將團以文差、武差為一對,甘將軍、柳將軍為一對,並與范將軍、謝將軍形成一個組合;另外春大神、夏大神、秋大神、冬大神等四季大神為一組。因此,演練時雖然是兩兩一組,卻也不能簡單切分。每位家將都能獨立展演,動作上要能展現將爺氣勢,由於家將的肢體動作來自武術基礎,比如曾有人分析八爺是猴拳,七爺是鶴拳,由此可知,家將本身是將武術融入陣式演變過程,隨著陣式轉換,呈現出武藝結合陣式的傳統表演藝術。

PROFILE

溫宗翰 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執行長、「民俗亂彈」執行編輯,長期關注臺灣民俗學、無形文化資產發展議題,以「史學皮肉、民俗骨、文學心」比喻自己的研究心靈。

臉譜彩繪
臉譜彩繪是家將文化的重要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