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美族人眼中的鸚哥魚竟然是… 東大老師紀錄阿美族人的海洋智慧

東海岸阿美族人與海洋關係緊密,海祭、海中水族名稱就有海洋的影子。(圖片提供/蔡政良)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人在什麼樣的環境生活就會孕育出不同的生活方式,臺灣東海岸的阿美族人世代臨海而居,對海洋的深厚情感從他們對魚的命名就能略知一二。6年前,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副教授蔡政良開始與都蘭部落青年下海打魚,至今已紀錄40多種都蘭部落裡常提到的魚種與故事,他說,2年內要出版一本阿美族人與海洋的作品,讓更多人認識族人與環境共存的智慧。

蔡政良表示,阿美族人的海洋知識不是只用口頭講述,還需要實際下海看魚、捕魚才會了解,像是都蘭部落對於部分魚的命名是來自於部落中的倫理關係,阿美族語中的雷氏胡椒鯛叫「mitilidan ni Diwa」,又叫「kakitu’an no futing」,kakitu’an是領導者的意思,特定時間會成雙成對,與部落裡看待領導者的形象非常接近。

有些魚則是以牠們在海中的習性來命名,蔡政良舉例,鸚哥魚就以牠貪吃、鬼鬼祟祟的行徑,稱為「pihukukay」,雖然牠形象不好,族人仍然認為牠重要,因為牠出現就代表阿美族長輩愛吃的刺尾鯛可能就在附近。當鸚哥魚啃食珊瑚時,會遺落很多碎屑,吸引刺尾鯛等小魚靠近,族人就能把長輩愛吃的魚帶上岸,蔡政良補充,族人觀察到的現象與生態學上鸚哥魚作為珊瑚礁生態指標的概念相仿,只是族人是以食物鏈的方式來描述,而非從珊瑚礁的角度出發。

「大海是我們的冰箱。」蔡政良說,對長年居住在海邊的都蘭部落族人來說,海洋是維繫生命的源頭,要永續利用,自然有其資源的管理方式,像是長輩會告訴年輕人分辨龍蝦公母的方式,減少捕捉到母龍蝦的機會,讓母龍蝦能在海中延續生命。另外,近年都蘭部落青年發現鸚哥魚數量變少,就協調族人晚上不能打鸚哥魚,因為族人認為晚上鸚哥魚反應力差,但不能趁此機會欺負牠,若有人違反規定,要在豐年祭時接受公審。「目前沒有法律規範,但部落覺得要開始做。」蔡政良說,雖然部落內也會出現「自己守護資源是讓其他人得利」的聲音,但不開始做,就沒有影響別人的機會,因此他也期待地方的管理單位能與部落合作,讓大海資源能永續經營下去。

蔡政良表示,過去受限於語言與水性的限制,學術界對阿美族人利用海洋資源著墨較少,6年前他開始頻繁與都蘭部落中同一年齡階級(kapot)的青年下海,才發現海洋是族人互動的橋樑,建構了阿美族的社會關係,族人水下打魚時會互助、上岸後會共食,進而培養出同一年齡階級在部落裡共事的默契。

至今蔡政良已紀錄40餘種與都蘭部落生活、文化關係密切的魚類故事,預計2年內能完成著書出版。另外,前年他也接受海洋委員會委託,進行東海岸阿美族地名的研究,他也期待未來東海岸的地名能更忠實反映原住民的海洋文化。

蔡政良分享東海岸阿美族與海洋共存的生活智慧,期待未來東海岸地名能更多反映地方的故事與族群文化。(攝影/莊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