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對臺課關稅20% 蘭花產業受衝擊「一定減量」 吳郭魚影響尚在預期之中

美國對臺祭出20%關稅,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憂將吃掉國內業者毛利。(攝影/吳尚鴻)

美國白宮於當地時間7月31日公布最新對臺關稅稅率為20%,新稅率將於臺灣時間8月7日中午生效。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認為,20%關稅會將蘭花出口毛利都吃掉,臺灣業者生產成本無法轉移,短時間內「一定減量」;台灣鯛協會理事長郭建賢表示,20%稅率尚在預期之中,銷美吳郭魚主要競爭對手國巴西關稅10%低於我國,但所幸臺、巴各自經營美西、美東市場,衝擊應不大。

美國公布最新各國關稅行政命令,總統賴清德今(1)日立即於臉書表示,因為談判的程序安排,臺、美雙方還未完成總結會議,美方對臺灣公布20%關稅是「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稅率」。臺美雙方後續也將就供應鏈合作及232條款相關議題一併磋商。

臺灣銷美產品在7日後關稅為20%,對於蘭花產業來說,20%關稅低於美國市場主要競爭對手國中國30%,越南關稅與我一樣,但歐盟關稅15%則低於我國。台灣蘭花產銷發展協會祕書長曾俊弼,歐盟蝴蝶蘭是以瓶苗銷美在地生產,與臺灣出口大苗的外銷型態不同,關稅稅率無法直接比較;先前對臺10%暫時關稅業者已在苦撐,現在一個貨櫃3、400萬元要抽20%,會把毛利全吃掉。

曾俊弼指出,臺灣蝴蝶蘭以大苗銷美接力生產,對於增加的關稅成本,美國客戶若願意與臺五五均攤當然很好,但蘭花非民生必需品,關稅成本無法轉移到消費者身上,壓力最終是在臺灣生產業者身上,短時間內產銷數量「一定減量」。

對吳郭魚(臺灣鯛)產業來說,臺灣與主要競爭對手中國、越南、泰國、印尼等國差距不大,但巴西吳郭魚銷美只要關稅10%,就明顯較我國有優勢。台灣鯛協會理事長、嘉義大學水生生物科學系助理教授郭建賢指出,臺灣20%關稅與4月時推估在15%至25%間差不多,巴西10%關稅可能對我產生壓力,但他查了一下兩國「進口港口有區別」,臺灣鯛主要銷美西加州超市,但巴西卻是輸銷東岸的佛羅里達、邁阿密,意即兩國市場不同,衝擊應不大。

巴西銷美東航運成本比臺灣銷美西低,但近期國際航運費用調降,一貨櫃降至2,500美元,使得臺巴兩國航運成本差異不大;巴西吳郭魚上岸後,不可能願意多花一趟陸運成本,從美東運往美西,因此臺、巴吳郭魚應不會互相競爭。郭建賢說,業者怕的是關稅的不確定性,加上近期匯率也漲漲跌跌,均使貿易產生極大風險,但目前公布20%關稅應該是「天花板釘在那」,後續對美協議有望再降。

郭建賢指出,桃園最近已有業者提早以低價收購漁獲,現在只怕加工業者或盤商藉口關稅議題砍價;他表示,出口條凍沒賣完一般會進入拍賣市場成為「菜魚」,菜魚與條凍固定存在每臺斤3元價差,因菜魚價格下跌就會牽動條凍價格,此時期望公部門能穩住國內菜魚價格,道德勸說業者不要隨意降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