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體長辨識技術升級 誤差只有3公釐不只快、更準確

農委會投入智慧農業邁入第3年,水產試驗所與工業技術研究院組成的智慧化養殖技術研發團隊又有新成果,水中養殖魚體的量測系統從2D的辨識能力提升至3D,克服不同水深可能量出不同體長的問題,並且將體長預測誤差壓縮至正負3厘米間,已在數個養殖池中試驗,有意技轉的廠商可向水試所洽詢。

過去2年水試所與工研院智慧微科技中心合作,組成智慧化養殖技術研發團隊,已成功技轉2D水中養殖生物體長AI辨識系統給國內觀賞魚貿易業者,並協助開發智慧水族量測裝置和雲端系統。

在導入2D辨識技術前,水族貿易商多是用肉眼、人工計算數量、充氧、包裝出口,有時誤差大,魚隻可能會在包裝袋中緊迫而死亡,不只傷成本、商譽可能也會連帶受損,但在智慧水族量測裝置中,業者將預計出口的觀賞魚放入塑膠桶,桶蓋上方的鏡頭就能即時傳輸魚隻的影像到雲端系統中,透過AI系統辨識出魚隻的數量。工研院智慧微系統科技中心資深工程師邱治凱補充,鏡頭拍攝魚隻時會同步錄影,這些資料也能當作出口量的證明文件,這些計算出的數量資料還可上傳至雲端保存,讓業者能精準掌握輸出的數量,最後還能用來分析市場需求,制定生產計畫。

不過,2D量測系統最大的缺點就是,只能在水淺的環境使用,無法應付水超過一定深度,魚隻會交錯游動的情形,因此今年又再開發新的技術「水中養殖魚體3D體長量測系統」,透過3D影像擷取模組的技術,在取得水中魚體的影像後,結合色彩分割及輪廓的分析技術,能夠掌握魚在不同深度中的長度資訊,可提升量測的精準度。邱治凱表示,體長的預測誤差已能掌握在正負3厘米間,可應用於設施化養殖的觀賞魚及養殖魚領域,協助業者在不需觸碰魚體的狀況下掌握魚隻數量及成長狀況。

邱治凱坦言,這套系統只能用在較清澈水的養殖環境使用,在較混濁的戶外養殖池,還要克服鏡頭拍攝到的畫面不易讓系統辨識的門檻。此外,這套系統因涉及建置辨識生物的體型資料庫,只能客製化,有意願的業者可向水試所洽詢。

擷取自「水中養殖魚體3D體長量測系統」現場畫面,綠框為魚體位置,右下角是測量出的資訊。(圖/水產試驗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