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宛如小木瓜 臺中農改場首個鮮食葡萄「台中6號」口感微脆有蜜香

葡萄「台中6號」果形如木瓜、口感微脆,不同於親本巨峰葡萄,別具特色。(圖片提供/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農委會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育成第一個鮮食葡萄新品種「台中6號」,是從巨峰葡萄芽條變異而來,果實形狀上窄下寬、宛如迷你木瓜,且口感微脆,成熟果實具有蜂蜜香味,極具特色,在其發現地南投縣信義鄉適合10、11月秋果生產,相當有發展潛力,去年完成命名,現正申請取得品種權。

臺中農改場大約8年前在南投縣信義鄉羅娜村的合作試驗葡萄園中,發現某株巨峰葡萄枝條上果實形狀特殊,取其枝條扦插繁殖,後代性狀表現具穩定一致性,於110年正式命名為「台中6號」。

國內葡萄專家、臺中農改場副研究員葉文彬表示,台中6號果實甜酸度及栽培方式均類似巨峰葡萄,果實糖度可達18度、酸度在0.6%以下,產量則較巨峰葡萄略低近1成;但因果實形狀有如木瓜,類似美國品種藍寶石葡萄的長條果形、有如一串鞭炮,成熟果果皮紫紅色至紫黑色,口感微脆、不同於巨峰葡萄的Q彈,具有市場區隔性。

「台中6號」類似美國品種藍寶石葡萄的長條果形、有如一串鞭炮。(圖片提供/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葡萄「台中6號」成熟果果皮紫紅色至紫黑色。(圖片提供/臺中區農業改良場)

葉文彬說,葡萄可透過修剪調節產期,國內葡萄主要產季在6至8月、12月至隔年1月兩個時段,但6至8月同時有荔枝、芒果、龍眼等水果,12月至1月則有蓮霧、棗子及柑橘類,競爭下價格不見得好;台中6號可以一年兩收,但此品種當初是在信義鄉秋果中發現,未來希望輔導農民利用信義鄉海拔較高、下午有涼溫的條件,把產期建立在10、11月一收,朝高單價果品發展。

臺中農改場過去育成葡萄品種均為釀酒葡萄,台中6號是第一個鮮食葡萄品種,臺中場特地為此舉辦商品名命名票選活動,候選商品名包括以其外形貌似鈴鐺取名「紫鈴」,適合信義鄉秋果生產的「秋鈴」,成熟果具蜜香味的「紫蜜」,果皮紫黑色的「黑美人」,果形如木瓜的「木瓜葡萄」,以發現地命名的「羅娜公主」,或是位於玉山腳下的「玉鈴」等,共7個候選名稱。

命名票選分兩階段,即日起至26日止為臉書票選初選,任何人都可在臺中場官方臉書品種發布貼文(https://pse.is/4bwps8)下留言投票,每人只能選擇1個商品名,初選得票前3高的商品名進入決選;決選將於10月22日臺中場舉辦開放日當天進行實體投票,每人1票,最高票者為商品名。無論初決選參與命名,只要是決選最高票商品名的投票者,就有機會被臺中場抽中致贈好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