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疫新規讓唐菖蒲種球進不來? 防檢局明與荷蘭視訊商議

國內唐菖蒲種植面積約115公頃,年產值約8千多萬,主要從荷蘭進口種球栽培繁殖,但因荷蘭貿易商無法配合輸入檢疫新規定,暫停出貨。(圖片提供/中社觀光花市)

唐菖蒲(劍蘭)是年節應景花卉,因其花朵由下往上開放,有「節節高升」寓意。國內唐菖蒲主要從荷蘭進口種球繁殖,因農委會防檢局去年11月公告輸入檢疫新規定,要求產地輸出前先行檢測鳳仙花壞疽斑點病毒(INSV),荷蘭貿易商無法配合而暫停出貨,花農擔心新年恐將無花可種。防檢局明(16)日將與荷蘭食品暨消費品安全署召開視訊會議釐清問題、商討對策。

國內唐菖蒲種植面積約115公頃,主要產地為臺中73公頃、屏東14公頃,彰化、嘉義、苗栗等縣市也有零星種植,年產值約8千多萬元。國內全年可栽培,從球莖種植2、3個月即可開花,但因市場需求,產季主要集中在1至3、4月間。

防檢局植物檢疫組組長翁壹姿表示,荷蘭是INSV疫區、臺灣不是,國內過去僅將INSV列為檢疫有害生物,在植物輸入時透過病徵檢查,發現帶有病毒即不能進口,但未要求輸出國家做特定檢測;因INSV寄主範圍很廣,包括蘭花、番茄、萵苣等,對產業影響重大,防檢局去年經過風險評估,認為對其他作物有危害風險須提升檢疫強度。

防檢局110年8月預告新檢疫條件並通知國內及各WTO會員國提供評論,要求包括百合水仙屬、花生、秋海棠屬、菊屬、胡瓜、仙客來、洋桔梗、大理花屬、蝴蝶蘭屬、萵苣、菠菜及唐菖蒲屬等的「繁殖用生植株(種子除外)」,輸出國輸出前須進行田間檢疫或輸出前檢測INSV,確認未罹染並加註於檢疫證明書上,在110年11月正式公告施行。

翁壹姿表示,目前僅荷蘭唐菖蒲貿易商反應無法配合我國新檢疫規定,尚未接獲荷蘭官方檢疫單位正式訊息,防檢局於2月11日已緊急聯繫荷蘭在台辦事處,安排16日與荷蘭食品暨消費品安全署召開視訊會議釐清問題點,以掌握荷蘭檢驗此病毒量能、檢疫證核發情形,並討論解決方式。她說,防檢局至今也未接獲INSV其他寄主植物進口有無法配合檢疫規定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