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電板下農用新嘗試 林邊240株香莢蘭估明年收成

香莢蘭

香莢蘭活化光電板下的閒置土地可望為光電業者及農民帶來雙贏。(圖/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提供)

文/莊曉萍

屏東林邊一帶因長期地層下陷,土壤鹽化嚴重,近年成為養水種電的重點發展區域,但生命力強韌的雜草仍會冒出頭來,不少業者選擇除草劑解決問題,長期下來卻有污染水源的隱憂。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與桃園區農業改良場、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要用高經濟價值的香莢蘭活化光電板下的閒置土地,明年底第一批240株香莢蘭就會收成,預計110年就能累積完整光度、溫度及果莢品質等數據資料,可望成為國內光電板下維持農用的參考經驗。

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總幹事鄭婉阡表示,屏東縣推動養水種電政策多年,近年慢慢浮現光電板下閒置土地的問題,像是業者習慣用除草劑管理雜草,但林邊的地層下陷問題嚴重,地下水層接近地面,長久下來這些除草劑可能會滲入土壤、地下水層,恐怕有污染水源的疑慮。因此,協會近幾年積極開發光電板下維持農用的作法,希望讓業者減少使用除草劑,甚至能讓鄰近農民協助管理,增加農民額外收益,而高經濟價值且耐蔭性佳的香莢蘭就是其中一項嘗試。

香莢蘭被稱作「香料皇后」,國際價格每公斤要價400元至600元美元不等,多年前由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引進國內栽培,目前國內已有11公頃的種植面積,產區集中在高屏一帶。

106年在水保局3年計畫經費支援下,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以「地層下陷區農村產業轉型試驗」為題,與林邊光電業者合作,以離地栽培方式,陸續在光電板下栽培1000組香莢蘭苗栽模組,預計明年底會有第一批120組、約240株香莢蘭的果莢可採收;不過,可實際應用果莢數量可能更少。

香莢蘭生長調查
協會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記錄香莢蘭在光電板下的生長數據,未來可成為設施栽培香莢蘭的參考數據。(圖/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提供)

鄭婉阡說,因為此區域土壤鹽化嚴重,栽培的方法有別於其他地區,像是使用離地栽培,還要特別注意灌溉水中的鈣或鹽濃度,因為栽培介質會受影響,導致香莢蘭葉面出現水痕等養分吸收不良的情況。因此協會也積極與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合作,希望能設計出成本低、效果優良的栽培介質,減少更換介質的頻繁程度,讓農民可不因種植成本而卻步。另外,協會也協助高雄場收集光電板下不同遮蔭條件的香莢蘭生長數據,未來可望成為推廣栽種的重要科學基礎。

高雄區農業改良場花卉研究室助理研究宋品慧說,光電板下陽光滲透程度不同,但因香莢蘭會向外攀藤找到陽光較充足的區域,目前從生長情況來看,幼年期的香莢蘭長得還不錯;但至於開花、收成的果莢品質,還要等場內植株的光度、濕度及生長紀錄等資料收集完成才能確定。最快110年在光電板下種植的香莢蘭才會有穩定的收成,屆時也才知道光電板下種植型態是否能達到商業效益。

「林邊的蓮霧產期剛好與香莢蘭產期錯開,如果試驗成功,香莢蘭就能成為新的兼作農作物。」鄭婉阡說,既然林邊地區設立光電板已成事實,重要的是怎麼活化板下土地、增加在地居民的收益。目前協會除了種香莢蘭,也在摸索栽種瓜果、牧草等耐蔭作物的可行性,也已將相關研究成果分享給鄰近居民,讓更多人願意加入,也讓光電業者願意投入資源嘗試不同的管理模式。

設施的瓜果
除了香莢蘭,協會也嘗試種植瓜果和葉菜等作物,並且將採收、種植融入環境教育課程,讓遊客認識林邊地區土壤鹽化、光電設施的發展。(圖/屏東縣林仔邊自然文史保育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