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夫化身鋼鐵人 穿戴式省力機具讓肌肉不再頂扣扣

除草機

文.圖/林韋至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
    趙淑真 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研究助理
    張光華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

國家發展委員會推估,臺灣總人口數到2065年可能降至1,601~1,880萬人,務農人口亦將循此趨勢持續降低。從事農業機械研究與推廣40年,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簡稱農委會)桃園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邱銀珍感嘆:「1996年以前到雲林縣褒忠鄉訪視農村工作,工頭隨便一招,找個三五百人都沒問題。最近兩年再到褒忠鄉,工頭說現在能找到50個就謝天謝地。我跟他講再過兩年,恐怕只剩下你自己1個。為什麼?因為做農實在太勞累了。」道破臺灣農業人口高齡化與嚴重缺工問題!

農民平均年齡高齡化,伴隨著臺灣逐漸邁進已開發、科技化國家,高科技產業跟服務業成為吸納年輕族群的職場藍海,不願再投入高勞力密集的傳統農產業。邱銀珍說,現在學校畢業後被問到在做什麼?如果回答在「作田」,人家就講你很low,造成年輕人寧可到超商吹冷氣打工,也不願務農。在這種情形下,「草地」缺工很嚴重,如何解決農業缺工問題已刻不容緩,「智能機具與人機輔具計畫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研究團隊所有目標都是朝『消滅缺工』的方向前進。」

機器也須因材施教 在地化除草令農友驚艷

農事管理分為種植、管理、收穫與加工處理4個階段,種植和收穫是缺工最嚴重、最勞累的階段。農委會茶業改良場茶葉機械課助理研究員黃惟揚指出,就農業管理而言,種植跟採收機械是互相搭配,剛開始怎麼種,就會影響後面怎麼採收。各種作物播種機械,看似長得差不多,實際卻各有不同種植規範,用機械取代人工必須「因材施教」,針對不同作物特性改良。

為改良國內所需農業機械,桃改場在農委會與經濟部支持下,全面盤點各種作物在種植、管理、收穫與加工處理等階段,再延伸到冷鏈運送過程缺乏的農機,認為引進國外先進農機,恐面臨耕作方式不同的困擾,必須經過「在地化」調整才能發揮最大功效,故整合國立中山大學、國立中興大學與農委會所屬各研究機構,積極投入智能機具與人機輔具研發。

2020年5月,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簡稱花改場)研發的「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取得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新型專利後,首度在花蓮有機大豆田間公開亮相。「這是我們在2018年針對旱田有機作物推出第1款國產除草機後,推出的第2款在地化除草機。」花改場副研究員張光華表示,雜草管理是有機栽培的棘手問題,尤其是臺灣溫暖潮溼的氣候,田間雜草更容易得寸進尺,不能使用化學除草劑,也讓除草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在花蓮300公頃的黃豆種植面積中,有機栽培占一半以上,因為沒有合適的畦間除草機,以往農民只能以中耕機除去畦溝部分雜草,其餘都要靠人工除草,但雇工除草每公頃要5~6萬元,問題是花錢也找不到人,讓農民頭痛萬分。全臺栽種面積近3萬公頃的落花生,同樣採單畦雙行種植,開發畦間中耕除草機,對於花生栽培的農藥減量和友善耕作,成為強而有力的工具。

花生田
「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經田間試驗顯示,對有機黃豆與有機花生的雜草防除率皆超過9成。

引進與改良同步進行 開創中古農機第二春

花改場在2018年開發完成的附掛式旱田除草機,效率雖比人工除草提升4倍,卻僅適用平畦種植。農民曾從日本引進迴轉耕刀型與圓碟犁型2款除草機,但僅適合畦溝除草,畦面的雜草還是切削不到,可涵蓋的有效除草面積不到一半,仍得依賴人工收拾殘局。研究團隊經與農友討論,針對進口農機缺點展開在地化改良,利用破土犁、圓碟犁和彈性除草爪的組合,先以破土犁把土壤犁鬆、讓草根鬆動,再用除草爪耙除或圓碟犁翻起,分段處理「先鬆後除」,提高除草效率。經過田間反覆測試,終於在2020年開發完成專為作畦旱田量身製作的「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

迴轉耕刀型除草機
農民從日本引進迴轉耕刀型除草機(左圖),但僅適合畦溝除草,畦側的雜草成為防除死角(右圖)。

邱銀珍強調,研究團隊為減輕農民設備投資成本,以「舊農機加值再利用」作為研發「在地化」除草機的創意發想。農民使用的插秧播種機都是從國外進口,使用幾年之後,插植臂很容易壞掉,但機身和動力系統還是好的,「我們就幫它創造第二春,讓舊機械發揮更大效用。」

把中古插秧播種機改造成專為臺灣旱田環境設計的除草機,這款「附掛式畦間中耕除草機」讓操作者可根據田間環境機動調整除草行距、寬度、深度和傾角等,循著播種機的規格和路徑除草,不必擔心迴轉換行除草時,因為輪距寬窄跟播種間距不同,誤傷植株導致作物損傷太高。

花改場與農友在壽豐鄉四季耕讀有機農場合作試驗,有機黃豆和有機花生的雜草防除率皆超過9成,適地適種並配合土壤特質選擇適合的除草機械,再根據天候把握除草最佳時機,更可大幅降低田區雜草種子密度,達到預防性管理效果,減輕日後除草困難度。

張光華分析,經過在地化改良的除草機,雖比不上人工接近100%的除草率,也無法拔除植株間的雜草,但每天除草面積達3公頃、損傷率低於5%,效率至少提高30倍以上。

若以每期每公頃除草2次計算,至少節約農時150小時以上,相對於人工除草也節省3萬6,000元。經田間試驗證實,除了黃豆,也適用於花生、黑豆和紅豆等雜糧作物,減輕農友辛勞、降低人力成本,更加支持有機友善以及農藥減半模式。

除草機
在地化除草機開發過程與農友合作田間測試,配合旱田環境採用不同機械套件。

鋼鐵農夫體貼肩頸 借力使力消痠解痛

相對於雜糧作物,農民在播種以後為了「除草」勞心勞力,果農在收穫季節因長時間且重覆性的採摘動作,造成「這裡痠、那裡痛」的職業傷害,更讓高齡農民難以負荷,就像在屏東芭樂園工作多年的邱阿姨和郭大姐,同樣長期為痠痛困擾不已。郭大姐因為長年反覆做著剪枝、套袋動作導致手臂痠痛,白天在果園工作時,常因為痠痛發作不得不停下休息,每天收工就趕快在手臂貼滿磁力貼,但還是常因手臂或肩頸痠痛,在半夜痛醒過來;邱阿姨甚至痛到肩膀長骨刺,整個手臂都舉不起來,曾經長達1個多月無法到果園工作。

果園從剪枝、整理枝蔓、疏果、套袋到採收,週而復始,農務繁忙。彰化葡萄產銷班康班長夫婦也因痠痛苦不堪言,「做葡萄疏果時,常常做3、4串就要把手放下來甩一甩,才能再繼續往下做。一個園子就有上百串的葡萄要處理,經年累月真的吃不消。」農民常見職業病高達93%與職業性肌肉骨骼疾病(WMSDs)有關。勞動部調查指出,110位受訪果農高達83.6%自訴有WMSDs症狀,發生機率最高的部位分別為下背與腰占64.1%、膝蓋44.6%、肩膀40.2%,脖子與手(含手腕)都是37%,顯示果農WMSDs症狀多半集中在背部、肩頸、手臂與手腕。

日本農林水產省因應農村人口凋零與高齡化,訂定善用機器人與Assist Suit(穿戴式動力機具)策略,協助農民加強腰部和腿部支撐,減輕搬運重物的負擔,與長時間做重覆動作造成的痠痛傷害。為減輕高齡果農體能負荷與疲累痠痛,國立中山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副教授林韋至參考日本經驗,帶領研究團隊研發臺灣版「鋼鐵農夫」,為果農穿戴式省力機具,針對不同果物採摘動作的需求,開發出上臂與腰部兩種輔助部位的穿戴式省力輔具。

林韋至指出,上臂穿戴式省力輔具利用彈簧和齒輪的機構作動,提供輔助支撐力並減少手臂出力,適合棚架式作物或抬臂式作業,例如葡萄疏果、小果蕃茄摘芽、苦瓜整蔓等,農民可依作物種類與工作內容,調整適合的輔助支撐力道。這套輔助手臂未使用傳統馬達,去除額外揹負馬達的重量,也不用經常充電與保養。

上臂穿戴式省力輔具
上臂穿戴式省力輔具提供手臂支撐力,適合栽種棚架式作物的農民。

腰部穿戴式省力機具是專為農民搬運重物設計,穿戴方式跟背包穿脫一樣簡單快速。當農民彎腰透過上臂機搬運物品,手指觸碰到物品產生的壓力訊號,傳遞到腰部兩側的馬達,就會自動帶動大腿上的連接桿,協助提供輔助力抬舉物品;腰部輔助機具也會適時的回彈協助支撐,降低搬運時背部肌肉的壓力負荷,讓農民可輕鬆回復站立姿態。

穿戴腰部省力機具
穿戴腰部省力機具進行搬運作業,可降低腰部和背部肌肉的壓力負荷。

透過儀器量測顯示,在果園使用上臂穿戴式省力機具,能明顯降低肌力的使用,節省27.7~52.7%的肌力消耗。屏東檸檬園蔡姓果農表示,「這套機具的關節性與協調度都很不錯,穿上它做修剪,手就不用那麼出力,做整天也不會像以前感覺那麼累。」研發團隊也在小果番茄園做分裝搬運測試,腰部穿戴式省力機具減輕背闊肌等部位肌肉負荷效率達40.2~77.9%,證實穿戴式省力機具能降低體能消耗、職業傷害的風險。

上臂穿戴式輔具的省力功效測試
上臂穿戴式輔具的省力功效測試

「臺灣農業發展最大瓶頸就是缺工!我們的任務就是提供機具讓大家不會這麼勞累,肯定務農的經濟效益。」林韋至強調,無論是智能機具還是人機輔具,研究團隊會繼續以創新科技為農業開創省時、省力、省工的新生產模式,為農民打造安全與低風險的農業環境,進而提升農閒時刻的生活品質,落實聯合國SDGs「良好健康與社會福祉」與「良好工作及經濟成長」永續發展目標。

更多文章請見《豐年雜誌》2022年1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