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臺灣水韭基因定序 夜間吸收CO2循環機制解鎖登國際期刊

生長夢幻湖水中的臺灣水韭。(圖片提供/林試所)

分布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的臺灣特有種「臺灣水韭」,能生存於水中,也可在極度乾燥條件下休眠1年後復水甦醒,為釐清其耐旱之謎,農委會林業試驗所與清華大學、美國康乃爾大學研究團隊,完成臺灣水韭基因組定序,是全世界第一個基因定序的水韭,研究發現臺灣水韭景天酸循環(CAM)調控基因迥異於已知耐旱植物,登上國際權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通訊)。

林試所表示,水韭起源於距今約2.5億年前的三疊紀早期,高大樹狀近緣植物類群,現均已滅絕,獨留低矮草狀的水韭至今,堪稱「水陸兩棲植物」。臺灣水韭長年生長於水中,卻有著沙漠植物常有的光合作用方法「景天酸循環」。

1971年兩名臺灣大學植物科系研究生在夢幻湖畔散步,無意間發現湖中狀似韭菜的水生植物,學科專業讓他們直覺此物種特殊,採樣回去,經學校老師、臺灣蕨類植物權威美籍教授棣慕華鑑定,證實不同於其他水韭,命名「臺灣水韭」。臺灣水韭是臺灣特有石松類植物,目前野生自然棲地僅分布於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族群數量約1萬株,屬於極危(CR)等級瀕危植物。

陽明山國家公園夢幻湖是臺灣水韭唯一天然生育地。(圖片提供/林試所)

世界多數植物白天吸入二氧化碳,透過日光光合作用固碳,將氣體轉化為糖分,但乾旱地區的植物如仙人掌、鳳梨等,為了節約水分,反而是利用景天酸循環機制,在白天關閉氣孔,改為晚上才吸入二氧化碳。臺灣水韭長年生長水中,卻與耐旱植物一樣用景天酸循環機制,成為學界一大謎團,認為可能與其得以歷經上億年存活至今有關。

2018年起,林試所特聘研究員黃曜謀、清華大學助理教授郭立園及康乃爾大學博斯‧湯普森研究中心(Boyce Thompson Institute)博士李飛葦跨國合作,為臺灣水韭基因組定序,發現臺灣水韭基因組有22條染色體、約1,658.3百萬鹼基對,是全世界第一個基因定序的水韭,研究成果去年11月3日發表於《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

臺灣水韭植株全貌。(圖片提供/林試所)

臺灣水韭原生於濕地環境,以前認為不耐旱,但40年前證實具有景天酸循環,透過人工試驗,證實可在休眠一年後復水甦醒;此次透過基因定序,研究團隊將其與仙人掌、鳳梨等其他景天酸循環的耐旱開花植物基因比對,發現其調控景天酸循環基因與耐旱植物迥異,臺灣水韭固碳的效率也比其他植物高。

黃曜謀指出,開花植物透過分泌某種酵素進行景天酸循環,不行光合作用的細菌也能分泌某種酵素進行景天酸循環,兩者機制不同,但在臺灣水韭上面同時看得到這兩種景天酸循環的機制。他說,近年全球二氧化碳濃度攀升,氣候變遷下乾旱頻仍,隨科技進步,此研究發現未來可能應用於促進作物抵禦環境逆境上。

黃曜謀指出,水生環境下的臺灣水韭水分供給沒有問題,之所以採取景天酸循環,可能是因水中二氧化碳有限,臺灣水韭為了避免白天與其他植物競爭,才改在晚上收集其他植物排出溶解水中的二氧化碳;但水生的臺灣水韭缺乏氣孔構造,是以滲透的方式吸收二氧化碳,與有氣孔的陸生臺灣水韭不同,水韭透過哪個基因調控氣孔有無還未知,這將是研究團隊下一個要解開的謎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