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發報器「林鵰」3年飛行紀錄登國際期刊 無尾的牠翱翔方圓480平方公里

尾部病變的無尾林鵰,成為鳥友在臺北市周邊上空辨識行蹤的特殊標記。飛在空中的剪影為長方形,暱稱「高岡屋」(圖片提供/台灣猛禽研究會 莊傳賢 攝)

林鵰是臺灣所有猛禽留鳥中,翼長最長、行蹤最隱密的物種,多年前知名鳥類觀察家林文宏發現一隻林鵰缺乏尾羽,極易辨認,因此在賞鳥社群發起追蹤「無尾林鵰高岡屋」活動,以徵集照片及拍照點位方式,研究林鵰的活動模式,有記錄的活動範圍廣達480平方公里,即便沒有尾羽,「高岡屋」還是活力滿滿,研究成果刊登於國際期刊《猛禽研究》。

台灣猛禽研究會祕書長蔡岱樺表示,一般研究動物活動或遷徙會在動物身上綁發報器,但這隻暱稱高岡屋的林雕,卻不必在身體上綁發報器,靠著明顯的身體特徵,賞鳥人士就能輕易辨識個體,並回報觀察所得資訊。

為研究開啟全新契機的高岡屋,是一隻尾部病變的林鵰,尾羽完全脫落,無法復原,因此飛在天上時形成一個怪異的黑色長方形剪影,清晰可辨,這是研究團隊暱稱牠為「高岡屋」的由來。

林文宏透過臉書社團向所有賞鳥人及鳥類攝影者徵求這隻「無尾林鵰高岡屋」的照片,陸續徵得24位攝影者,提供43個獨立的拍照點位,相片取得的時間則從2013到2016年,持續超過3年,研究人員在地圖上標示「高岡屋」在此3年間出現的座標點位,歸納出這隻林鵰的活動模式。

蔡岱樺表示,高岡屋夏季會在大屯山系與觀音山活動,到了秋季,則開始往新店烏來方向移動,追蹤3年間的活動,呈現規則的南來北往模式,4月往北飛,10月往南飛,與季節變化及季風方向有高度關聯,最遠的南北距離超過48公里,活動範圍至少有480平方公里。

無尾林鵰高岡屋3年間的飛行範圍。(圖片提供/台灣猛禽研究會)

高岡屋最後一筆觀察紀錄出現在2016年11月,此後,研究人員就再也沒有獲得任何回報,蔡岱樺說,比較合理的推測是高岡屋可能在當年度的冬季死亡,讓研究人員感到意外的是,高岡屋在羽毛嚴重缺陷的情況下,仍存活超過3年,此一明顯的身體特徵促成人類在完全沒有接觸猛禽個體的條件下,完成野生動物的追蹤,且期間更長達3年。

林鵰是保育類野生動物,早期為一級保育類,後來發現數量沒有想像中的稀少,因此降為二級保育類,雖然在鳥友的努力下,林鵰的記錄逐漸增加,但要真實追蹤1隻野生林鵰的活動範圍,仍是難上加難的任務。蔡岱樺表示,發表於《猛禽研究》的「HOME RANGE AND MOVEMENT PATTERN OF A TAILLESS BLACK EAGLE IN TAIWAN: A SPECIAL CASE OF NONINVASIVE STUDY BY COMMUNITY SCIENE」(從公民科學看一隻無尾林鵰的活動範圍與移動模式)一文,是全世界第一篇關於林鵰活動領域的學術文獻,也是第一次有人利用鳥類身上的天然缺陷,在完全沒有觸及個體的機緣下,完成野生動物的追蹤,同時,更是臺灣極為少數由民間企業全額贊助而完成的科學論文。

正常的林鵰剪影輪廓(圖片提供/台灣猛禽研究會 林文宏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