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虐澳洲百大入侵種「海蟾蜍」現蹤草屯已移除50隻 擴散程度待調查

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在南投草屯一處菜園現蹤。(圖片提供/何俊霖 攝)

世界百大入侵種「海蟾蜍」在南投草屯一處菜園現蹤,從上周起至今陸續移除大約50隻,所幸目前僅在草屯發現,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楊懿如表示,目前除草屯外,其他地方暫時沒有發現海蟾蜍的蹤跡,但還是有賴分散全臺約6百多名兩棲類志工再進一步監測,才能確認是否已經擴散。

楊懿如表示,在草屯發現海蟾蜍僅1周時間,暫時無法評估是否擴散至其他地方,已移除個體都是成蛙,身長約10至15公分,公母都有,但在發現地點沒有看到海蟾蜍的蝌蚪或是幼子,需要收集更多資訊才能推估海蟾蜍入侵臺灣野地的程度。

深受海蟾蜍入侵困擾的國家有澳洲、日本、菲律賓等,以澳洲情況最慘,楊懿如說,澳洲原本沒有蟾蜍,海蟾蜍入侵澳洲如入無人之境,迅速擴散,對澳洲生態造成很大衝擊,澳洲對於移除海蟾蜍的經驗與方法值得參考,抓捕海蟾蜍後先冷藏1天,使其失去意識後,再送冷凍2天海蟾蜍就會死亡。

楊懿如指出,國內上周起陸續移除約50隻,由志工移除的海蟾蜍有44隻,部分收容觀察,部分做學術研究包括DNA及寄生蟲調查,部分教育宣導、移交其他學術單位。

海蟾蜍生活史在國外已有清楚研究,可做為參考,楊懿如說,目前已知海蟾蜍非常適應人為環境,住家附近、草地、市區、溝渠等處都可以生活,食物種類琳瑯滿目,包括小蟲、蜥蜴、青蛙、小蛇,還在會垃圾堆裡翻找可吃的食物,貓飼料、狗飼料也都是牠們的食物,「很不挑食,滿恐怖的」,志工調查時,甚至還發現「海蟾蜍群聚在堆肥堆旁邊,吃蟲」。

通緝百大入侵種「海蟾蜍」。(圖片來源/何俊霖 攝)

海蟾蜍食物種類太多,楊懿如相當擔心牠對國內生態環境的影響,且攝食量大,也會對生態系造成威脅,直接威脅蛙類外,還會間接威脅其他生物,因為海蟾蜍的毒液量不容小覷;海蟾蜍體型比本土蟾蜍體形大2倍,毒液量也比本土蟾蜍來得多,野生動物吃了本土蟾蜍不致於中毒,但若誤食海蟾蜍,過多的毒液量可能導致野生動物中毒傷亡。

被列為世界百大外來入侵種的海蟾蜍,也是林務局的黑名單,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長羅尤娟表示,2015年修訂野生動物活體及產製品輸出入審核要點,並建立簽審通關共同作業平臺,規定須審核通過才能輸入後,海蟾蜍就是黑名單一員,平臺並無海蟾除輸入資料,至於之前如何進入臺灣?林務局無法查證,但早期引進應是作為寵物飼養,現在寵物市場還看得到。

海蟾蜍原產地在美洲,楊懿如表示,海蟾蜍最早被引進臺灣是在1935年,但沒有成功,當時全世界都在引進海蟾蜍,用來清除甘蔗上的害蟲,因此又名蔗蟾,但其實除害蟲的效果有限,因為害蟲在甘蔗的葉子上,但海蟾蜍無法跳上去吃害蟲。海蟾蜍很長壽,一般是10年至15年,但有聽說人工養殖可養到30年,一次產卵少則8千顆,最多有3萬顆,楊懿如說,「很可怕,全世界都很怕牠,在臺灣,可能也很難找到牠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