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料現採現吃原鄉牧牛超解放 4公頃輪牧15頭已是上限

小規模牧牛的粗放經營管理模式,可活化原鄉部落的閒置農地。(圖片提供/畜試所恒春分所)

小規模牧牛的粗放經營管理模式,可活化原鄉部落的閒置農地。(圖片提供/畜試所恒春分所)

原鄉不只養雞養豬,現在也養羊、養牛,農委會畜產試驗所參與「推動原鄉環境友善林畜產業多態模式」計畫,協助原民部落社會透過友善飼養動物方式,增加原鄉經濟產值。養在大梅部落牛群,吃著自拔現吃的青草,住在大範圍內能自由走動的環境,部落去年8月開始有計畫地養殖,今年6、7月已產下落腳大梅部落後的第一代後代,共計4頭小公牛。

畜禽養殖是原住民族的傳統生活方式之一,屏東縣牡丹鄉的大梅部落原民產業計畫獲准,去年8月向農委會畜產試驗所買進2公8母共10頭牛,加上部落原有的1頭母牛,總計11頭牛隻養在部落面積4公頃的閒置農地上,畜試所不只賣牛,還提供飼養管理方案,也提供電圍籬資材等牧牛設備。

畜試所恒春分所所長陳嘉昇表示,大梅部落飼養的牛隻品種是臺灣黃牛,將4公頃的閒置農地分為6區,並利用電圍籬進行牛群的輪牧管理,分區輪牧可讓青草長到一定的程度,再放牛隻進去吃,讓牛隻吃到份量足夠且最新鮮的草,若沒有秩序地亂吃,可能把草吃光,變成禿地,因此輪牧要做規劃,讓草地做最有效率的利用,去年底、今年初的冬天,因為自然生長的青草量不足,才另外採購草料給牛隻吃。

大梅部落以4公頃閒置農地分區輪牧臺灣黃牛。(圖片提供/畜試所恒春分所)

大梅部落以4公頃閒置農地分區輪牧臺灣黃牛。(圖片提供/畜試所恒春分所)

新生代4頭公牛出生後,大梅部落現在已有15頭牛,但牧場面積只有4公頃,已達恒春分所設定的總量管制上限,恒春分所主任李光復表示,如果不設總量上限,補飼成本太高,環境也會有負擔,這批6、7月出生的小牛都是公牛,斷奶後,公牛就必須與母牛分開,或是去勢,否則配種會出現紊亂。

李光復說,未來可能減少母牛或是將小公牛去勢方式處理,且因為部落養牛的股東結構可能會發生改變,因此養牛策略如何規劃,分所需要與部落再討論。

養牛最大的問題可能不是食料,而是糞尿的處理。陳嘉昇說,低密度養牛的牛隻糞尿處理不是問題,排洩後直接回歸土壤循環利用,畜試所對部落牧牛地點進行生態調查與土壤成分檢測,環境動植物物種組成並沒有因為放牧而出現變化,且土壤成分各項數據也皆未超過土壤汙染監測標準。

畜試所指出,小規模牧牛的粗放經營管理模式,可活化原鄉部落的閒置農地,在生態保護與部落經濟發展建構雙贏模式。李光復說,若單純賣動物,賣完就沒有了,只能是一級產業,若能擴大經營項目,例如牛肉加工品或是與部落周邊的在地品牌合作,就能促使產業升級。

目前肉牛買賣沒有拍賣制度,牛養大後若直接賣給牛販,以原鄉低密度的養殖方式,應該是無法營利,只有擺脫一級產業模式,對原鄉經濟才有助益,因此,他們打算在成功建立示範場域後,再協助媒合屠宰、分切、產品製造、通路、行銷等,建立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模式,讓部落可以自主營運,並將示範效益擴散至周邊原鄉。

不過,李光復表示,「推動原鄉環境友善林畜產業多態模式」計畫只有3年,108年開始接受申請,大梅部落的養牛計畫是108年10月才通過,109年正式啟動,直到7月,部落才跟畜試所採購牛隻,牧場8月才進牛,今年7月迎來小牛,明年是計畫最後一年,能否完成從產到銷的產銷結構建置,分所也沒有把握,希望計畫時間可以延長,讓他們有時間把原鄉肉牛的產銷結構,完整地建立起來。

低密度養牛的牛隻糞尿處理不是問題,排洩後直接回歸土壤循環利用。(圖片提供/畜試所恒春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