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提供/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 文/特生中心研究員兼副主任 林旭宏
「你知道『慕光之城』嗎?」
「『暮光之城』?我當然知道啊!小說和電影我都看過,講的是人類、狼人和吸血鬼之間的愛恨情仇故事,我還滿喜歡的!」
「不是不是!我說的是『慕光之城』,不是『暮光之城』,你不知道齁?好吧,讓我來告訴你『慕光之城』的故事!」
「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的誕生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簡稱特生中心)在籌建之初,即已規劃有「保育教育館」用以推廣特有生物保育觀念。該館於1999年3月正式開館營運,在地下一樓規劃有面積約100坪的特展室,做為展示最新研究成果之用。
2010年3月我接任特生中心解說教育組組長,保育教育館的營運也是解說教育組的重要業務,在與同仁討論之後,我向當時特生中心湯曉虞主任建議,2011年的特展以蛾類為主題。獲得同意之後,我們開始進行特展內容的規劃。曾與我在高海拔試驗站共事的同仁,專長蛾類分類學及調查採集的施禮正先生和我同時到解說教育組服務,除了繼續協助蛾類研究相關工作,這次特展內容也仰賴他的專業。
在那個年代,國人對於蛾類仍然相當陌生,這一特展應該是臺灣首次以蛾類作為展示主題的展覽。為了吸引國人前來參觀,團隊開始構思要取個響亮的名字來打響這項特展,於是我們搜尋與蛾類相關的詩詞歌賦,找到了一則記載在《古今注》的文字:「飛蛾:善拂燈,一名火花、一名慕光」,這段文字所用的「慕光」,既是名詞也是動詞,描述的就是飛蛾與飛蛾趨光的習性;當時有一部頗受歡迎的電影就叫《暮光之城》,團隊決定特展就以「慕光之城─台灣蛾類多樣性特展」為名,並以此展開宣傳。
當時網路社群平臺「臉書」已在臺灣風行起來,只是因為有部分公務人員於上班時間不當使用臉書玩起開心農場,導致民眾多有責難,於是監察院要求公務機關內部不得使用臉書。限於經費,特生中心無法為特展投入太多宣傳資源,但團隊成員已經了解臉書是個免費且功能強大的宣傳工具,於是就由團隊同仁蔡明哲先生於下班到家後在臉書成立網路社團,就叫「慕光之城—蛾類世界」。
社團一方面宣傳特展,再方面則希望能聚集對賞蛾拍蛾有興趣的網友加入這社團,並將其蛾照與拍照的時間地點分享在這社團。我則同樣使用Access開發資料庫,由團隊成員逐筆以「工人」智慧將資料鍵入資料庫中,這個臉書社團成立的日期是2010年11月26日,迄今已逾10年!
「慕光之城─蛾類世界」如何運作?
加入「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的網友我們稱之為蛾友,一般會加入這一社團的蛾友常是為了要請教他們拍到的蛾叫甚麼名字。蛾雖然與蝴蝶同屬於鱗翅目,但相較於蝴蝶,當時無論是實體書籍或網路資源,有關蛾類的資料是少之又少,更何況蛾的物種數是遠遠高於蝴蝶的,依據中央研究院臺灣物種名錄網站截至2021年6月的資料,臺灣已定名鱗翅目昆蟲共有79科5,073種,其中蝴蝶只有5科464種,其餘74科4,609種都是屬於蛾類,蛾類的物種數幾乎是蝴蝶的10倍。
當時賞蝶的民眾卻是遠遠多過賞蛾者,然而在「慕光之城—蛾類世界」這個社團成立之後,慢慢地吸引了之前已在網路參加其他蛾蝶類社群的民眾加入,並轉而將其蛾照分享到「慕光之城─蛾類世界」。
慕光之城與之前那些社群不一樣的是:要求分享蛾照的蛾友同時也要將拍照日期和地點一併分享,因為我們要藉此匯集各類群蛾種在臺灣的時空分布資訊與影像。
「慕光之城─蛾類世界」運作的方式為:蛾友貼出蛾照,並提供這張蛾照的拍攝日期和地點,希望社團中會有其他蛾友可以協助提供蛾名;若有蛾友辨識出這張蛾照的蛾種,便在這則貼文下留言告知蛾種,貼文者謝謝這位蛾友,這是最常見的蛾友互動的樣態。
特生中心蛾類科普推廣團隊的同仁每日會到社團瀏覽頁面,只要是拍照日期和地點完整的蛾照,便會將其逐筆鍵入「慕光之城蛾類資料庫」中,這一資料庫也是以Access開發,資料庫中主要資料表的欄位包括:資料提供者、拍照日期、拍照地點、縣市、鄉鎮區、十進位格式的經、緯度、海拔高度,以及蛾種的科名、屬名、學名、生活史階段、性別、這則貼文的網址列等;還有建檔時由系統自動產生的建檔日期和流水號。
慕光之城最初僅以蛾類為收集資料的標的類群,但鑑於全臺賞蝶者眾多,為完整收集鱗翅目昆蟲的影像與時空分布資訊,自2019年11月起,也將蝴蝶納入資料收集的類群;藉由蛾蝶友一步一腳印隨時隨地拍照並分享到社團,特生蛾類科普推廣團隊以工人智慧逐筆建檔,慕光之城十年來已經累積超過41萬筆資料了!
慕光之城建檔資料分享
慕光之城的資料是由參與社團的蛾蝶友所提供,並不是系統性調查所得的資料,因此要分析應用此一資料集的資料,應該要了解此一特性,以避免產生偏差。為鼓勵慕光蛾友持續分享資料,特生中心每年辦理實體的蛾友聚會,只要資料提供筆數超過百筆者,就可免費參加,若超過千筆,更可邀請2位親友免費參加。
隨著資料逐漸累積,特生中心蛾類科普推廣團隊開始構思如何將得自民眾的資料與社會共享。經過緊密討論之後,2014年由邱茂銓先生開發出「臺灣飛蛾資訊分享站」,這網站由初期的簡單查詢到目前功能已逐漸完備,包括:蛾類標本影像查詢、慕光之城蛾蝶影像查詢、蛾蝶類輪廓查詢、鱗翅目食草查詢、常見成蟲300種查詢、常見幼蟲100種查詢、空間分布查詢,及其他資訊等。
對於一般的使用者而言,這網站基本上可視為蛾蝶類的線上圖鑑,因為我們為每一蝶蛾種挑選1-3張影像清晰、特徵明顯可供比對參考的資料做為該蛾或蝶種的標準照,並提供多條件的查詢功能,可供進階使用者縮小範圍查詢,而資料庫的每筆紀錄均可產出一網頁。
這一網頁包含該筆紀錄所有欄位的內容,如是已鑑定至種的資料,更可以依其學名產生多種連結供更進一步查詢相關資訊,並提供「我要提供意見」的選項,使用者可藉此回報各類問題或協助鑑定物種。
「慕光之城」和其他社團的未來經營
「慕光之城─蛾類世界」網路社團,是應用臉書聚集對特定生物類群有興趣的網友加入的先河,在匯聚相當資料後開發「臺灣飛蛾資訊分享站」網站,此一開創性的作法後來也在臉書掀起風潮,各類生物類群也紛紛參考慕光之城的方式在臉書成立社團,吸引同好加入並分享影像及自然觀察的心得。以下分享2項心得,供爾後希望應用社群平臺匯聚生物影像及時空分布資料者參考。
一、慕光之城是應用臉書的社團功能成立的線上社團,但社團相較於粉絲團,對臉書營運而言,似乎較不易獲利,因此臉書對於社團的支持相對較少;長期而言,要應用臉書成立生物相關社團匯聚資料,必須注意臉書對於社團的支持或限制政策的變化,以免其大幅轉變政策後讓社團無以為繼。
二、相較於目前在臉書成立的眾多生物觀察社團,慕光之城與這些社團最大的不同是:特生團隊開發資料庫,設計資料建檔表單,由團隊成員將網友分享在臉書的分布資料及影像網址逐一建檔。大部分社團均只是成員分享觀察影像及心得,並無累積資料的功能,慕光之城則是在成立之初便希望吸引共同愛好者,來匯聚蛾蝶類的影像及時空分布資料,但限於團隊的資訊能力,只能採取逐筆建檔的「工人智慧」方式來整理資料,不過這種方式正好可以與社團成員充分互動,形成正向回饋。
雖然臉書可免費使用,網友也是無償提供資料,但逐筆建檔及維運臺灣飛蛾資訊分享站均需人力資源及相關經費,這幾年來所需經費便是由特生中心多項計畫所支應,但計畫終有結束的時候,如何持續維運此一群眾協力、資訊公開、資料開放的模式,其後續所需經費也是一大問題。